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徐立凡:让民生串起改革的点和面
//www.workercn.cn2013-11-08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三中全会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改革,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而串起不同领域复杂改革的主轴,就是民生。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临近,全社会的改革冀望空前高涨。从行政职能转变到国企改革,从农村土地流转到民企发展,从财税体制优化到金融市场化,从司法体系到社会管理体系,更深层面、更大范围的改革正在酝酿。改革,承继着的是30多年来中国发展进程业已形成的历史共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凿冰拓路,既需要找到明确路径,让改革红利尽可能释放出来,同时还需要明确为什么改革,改革红利如何分享。

    全会召开前夕,中央政治局多位常委密集出京调研考察,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在地处武陵山片区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扶贫工作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在地处中国最东端的黑龙江抚远考察工作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政府要安置好困难群众,让大家有地方住,温暖过冬。

    中央高层在贫困地区、在灾区的考察,既体现了对于民生的高度关注,实际上也回答了新一轮改革的方向性问题:民生是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了民生的进步,才有公平与正义的进步。

    民生是新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如何“做大蛋糕”是主要诉求,因此,在经济各个领域释放生产力,成为改革的主要特征。今天,如何“分好蛋糕”,已经成为主要诉求,因此,改革的方向,也必然体现民生为本的主要特征。

    民生为本,意味着施政方向和资源更多地倾斜到民生领域来。改善民生,既要求强化对于贫困和弱势阶层的制度关怀,也需要对社会板结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更有效的应对。

    公众的关心和呼声,倒逼的是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提升,是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在湖南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GDP)排名比高低、论英雄;强调扶贫开发要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点出的就是改进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政府向重民生、重服务方向转变的改革思路。

    民生为本,需要社会活力的进一步激发。政府对民生提供着保底服务,而让民生持续性的提升,最终需要社会活力产生的能量推动。国务院近期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和企业年检制度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的表态,发出的就是创新经济和社会管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经济活动和社会微观管理中来的改革信号。

    民生为本,需要经济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让更多民众分享发展成果,离不开经济的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来自管理思维的更新。从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到财税领域的改革,凸现的都是以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带动有质量的民生升级的思路。

    三中全会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改革,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而串起不同领域复杂改革的主轴,就是民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