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新华社:“核雾染”谣言说明了什么
//www.workercn.cn2014-01-21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面对那些貌似科普的谣言,权威机构也应该迅速辟谣,不能因为在业内专家看来极为荒谬而置之不理,导致谣言坐大

    法国和比利时科学家在今年1月期的《地球物理通讯》上发表一篇论文,通过卫星观测数据指出,中国华北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和硫酸铵气溶胶等,根本没有提到有放射性物质。这个研究结果直接反驳了近来网上所谓“核雾染”的谣言。

    一些人轻信“核雾染”谣言,但从科学常识、逻辑和情理上推敲就应该知道其不靠谱。“核雾染”谣言称含铀煤矿燃烧后的放射性粉尘导致雾霾,这已被专家辟谣。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秋指出,没有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此外,目前环境观测卫星等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手段很多,因为气流的原因,一定条件下大气污染物还可能跨境输送。可以说,中国大气污染物的成分对全世界都是公开的,不可能“遮遮掩掩”。欧洲科学家在《地球物理通讯》上发表的论文,依据的就是卫星观测结果,若真有放射性污染早就传遍世界了,根本不用一个不知真假的博客来“揭露真相”。

    既然如此,为什么谣言还能被一些人轻信呢?究其原因,恐怕首先还是近来雾霾等空气污染严重,而雾霾等污染的危害还有很多未知之处,公众不免担忧。另外,谣言中堆砌“威尔逊云室效应”等貌似专业的名词,会让一些人“不明觉厉”——看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看见有个貌似专业者写了好长一篇博客,常常就先信了几成。

    “核雾染”谣言并非初次发生,也不是个案。前几年就有“高铁魔盒”和“秋裤阴谋”等类似的网络谣言。

    比如,某篇博客杜撰专家“张拾迈教授”,编造“夏尔谢夫力”、“史蒂芬金效应”等子虚乌有的名词,声称高铁是带来灾难的“魔盒”,引得一些人信以为真。“秋裤阴谋”则引用上世纪苏联李森科的“环境导致基因改变”论,宣称秋裤是发明出来弱化中国人体质的阴谋,荒谬得无以复加,但也有一些人轻信、传播。

    如何对付这些谣言?首先需要公众提高科学素养,能够辨识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进一步来说,还要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能够辨识真正的专家观点和网上编造谣言的“砖家”。

    对于故意炮制“伪科普”谣言的网文作者,不论目的到底如何,都应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而处理。网络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可能带来严重影响,即便是在号称“网络言论自由”的西方国家,在网上发言“要炸了某地”“要杀了某人”以及编造谣言的,被拘捕和判刑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然,面对这些貌似科普的谣言,权威机构也应该迅速辟谣,不能因为在业内专家看来极为荒谬而置之不理,导致谣言坐大。打击“伪科普”、传播正能量,应该是一个各方共同参与的过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