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于化民:永唱不衰的英雄赞歌
//www.workercn.cn2014-03-24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一份份泛黄的珍贵档案,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场景,一段段意味深长的深情诉说,重新唤醒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到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近日,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播出了6集电视文献片《伟大的抗美援朝》。观毕全片,对于60年前那场不期而至的战争,以及战争深处的人和事,多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

    一是艰难的出兵决策。电视片开篇直奔主题,用整整一集的篇幅,集中表现了出兵朝鲜的决策经过,揭示了毛泽东面临重大抉择的心路历程。从1950年10月1日接到金日成急信到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前后18天。电视片通过对原始档案和历史细节的排列,备述出兵决策中的曲折与反复,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在重大历史关头的胆略、定力和深谋远虑。

    二是高超的指挥艺术。严酷陌生的战场环境,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对手,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制空权、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敌人手里,一个个严峻考验在等待着志愿军将士。电视片紧扣战争进程,对毛泽东和彭德怀将帅协谋,合作无间,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情形的刻画,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三是无畏的牺牲精神。这场战争,中国共出动军队290万人。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与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强敌浴血奋战,创造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志愿军在战争中伤亡36万多人,有13万多名烈士与共和国主席的长子一起,把最后一滴血洒在了朝鲜大地上。

    四是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要靠影像语言说话的文献片而言,如何解读和评判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无疑是个难题。电视片一组组鲜活的画面说明: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取得了进行现代化战争的经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现代作战需要的军事指挥人才,部队作战能力和军事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极大地迸发出来,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民主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迅速推进;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戳穿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二战以后的东亚战略格局;全世界开始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那场战争所带来的和平阳光,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一代人为之付出的巨大牺牲?感谢这部风格朴素的纪实作品,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感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