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仍应循序渐进
魏英杰
//www.workercn.cn2016-02-25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安葬方式尽可简单朴素,对死者却应充分尊重。因此,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仍应循序渐进,从逐渐改变殡葬观念做起,从加快改革殡葬制度入手,这样才能由政府倡导逐渐转为一种社会文明自觉

  民政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成员合葬,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原本就是推动丧葬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文件中提到的树葬、海葬乃至于合葬等方式,人们也并非首次听闻。但对中国人来讲,“死生事大”,对于魂归何处,人们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尽管这些丧葬方式并非新生事物,但要真正大面积推广,恐怕仍然不易。

  这背后既体现了传统的惯性,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例如在大量的农村地区,好不容易从原先的土葬过渡到火葬,如果再让人们一下子“跳跃”到树葬、海葬,恐怕一时会难以接受。还记得多年前实行殡葬改革,强行推广火葬,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反复拉锯的局面。有的家庭为进行土葬,连殡葬仪式都不举行了,半夜偷偷入土为安。而一些村干部为了完成殡葬改革任务,甚至把已经下葬的坟又挖出来,因此被村里人戳着鼻梁骨骂。

  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许多农村失去土地,想土葬都没地方了。笔者前两年回福建老家,发现村里(已改为居委会)在山头自建了一个功德堂,用来存放村里乡亲的骨灰。别说土葬,如今连在功德堂里留一席之地,都得交钱。但这也说明,哪怕是出于不得已,人们的丧葬观念毕竟已发生很大变化。

  还有些地方,比如深圳等城市,由于多数人是特区建设后迁移过来安家,因此并不守旧,容易接受新观念。比如深圳倡导树葬、海葬,很多人就能够接受,觉得很好。在这些城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自然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深圳于1997年开始推行海葬,2008年开始推行树葬,到去年已累计将35577具骨灰撒进大海,累计树葬骨灰360具。去年深圳还有墓园首次采用纸质材料放置骨灰。可说深圳在推广生态安葬上,走在了全国前面。

  当然,除了倡导改变殡葬观念,在制度配套上也要有所安排,不能让人死得没有丝毫尊严。这涉及殡葬制度改革,亟待加快破解。其改革方向应是,既要提供基本的殡葬公共服务,又要满足多元化殡葬服务的市场需求。如果这边相关部门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而那边墓地价格高不可攀,有钱有势者享受着超豪华规格的殡葬待遇,人们难免会有心理落差,从而对丧葬改革更加产生抵触心理。

  安葬方式尽可简单朴素,对死者却应充分尊重。因此,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仍应循序渐进,从逐渐改变殡葬观念做起,从加快改革殡葬制度入手,这样才能由政府倡导逐渐转为一种社会文明自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