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王 聃:期待“4分钱处方”拥有更多制度土壤
//www.workercn.cn2014-02-11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看个病得花多少钱?这事不到划价时还真不知道。这两天,一篇“4分钱处方”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一位郑州市民去河南省直三院给起红疹的孩子看病,在儿童病房,一女医生问明情况后给开了4片扑尔敏,只花了4分钱,孩子的病就好了。该名网友发帖表示感谢,帖子上附有处方和药品照片。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称赞:“4分钱医生”是业界良心。(见昨日本报A04版)

    在一个分币几乎都不再流通的年代,4分钱的处方给人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现实震撼感,但开药便宜就一定与医德相关吗?在该则新闻之后,同样流传于网络上的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师宁方刚的一篇文章。宁方刚在文章中指出,作为医生,他对这位同行的医德毫无怀疑之处,但对于一个2岁的低龄儿而言,选择扑尔敏固然没有原则性错误,可会有一定副作用。尽管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然而这4分钱的处方可能并非孩子的最佳选择,由此认定其医德高尚值得商榷。

    宁方刚的观点,有待专业人士论证。但类似的“小处方”消息,却每每总能成为常说常怒的新闻,并且报道中的主人公也被习惯性地塑造为医德高尚者。这样的惯性认知其实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网友在议论着“4分钱处方”,实际上也在不动声色地羞辱着天价医疗。看病贵的印象早已留存为普通人的刻板印象,以药养医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挥之不去,大处方、暴利药品的新闻又不时被爆出,如此,围观者自然就会去过度拔高“小处方”的价值,并对天价医疗愤懑不已。

    那些不时显现于舆论视野,并能够轻易地挑动起民众情绪的“小处方”消息,说明的其实是两个问题。当小处方消息在连续地出现,这反证的是相关医疗制度改革的缓慢。当开“小处方”的医生一出即成为受关注人物,这反证的是现实生活中用最经济方式为患者看病的艰难。后者指向的是医疗机构扭曲的创收方式、苟同环境中单个医生“突围”不易,甚至还有患者本身的不合理要求。一些患者往往有着急功近利的求医心态,会提出不合常理的过度治疗要求,这在无形之中也助长了医生的大处方心理,进而让高价医疗成为客观现实。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赞美“4分钱处方”及其开出的医生,但永远别指望这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健康、尊重技术、患者权益能够得以全面保障的医疗体制不能建立,那么小处方注定只是孤独的个案,是极其少数医生的作为。而倘若医疗利益机制被理顺,看病费用也不会维持在一个过于低水准的层面,消费者还需为整个医疗行业的技术含量埋单,同样也不是什么病症都能够4分钱就痊愈,4分钱、几毛钱的处方终究也难以出现。所以,更关键的问题只在于:如何努力来构建起一种医生只根据患者病情开处方的机制?

    长远而言,这固然有赖于医疗机制整体的转身,但即便就在当下现实中,它也并非毫无作为。譬如几年前在谈及陕西神木医改成功原因时,就有媒体报道,该县医院对所有的医生有一套严格管理其开“大处方”的制度,医生开治疗费若一天超230元,医生将被自动“停机”,且面临最高12万元的重罚——许多时候,要消弭“大处方”现象,需要的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制度。在赞美“4分钱处方”时,还请对此念兹在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