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王 攀:两会“炮轰”之后怎么办
//www.workercn.cn2014-01-20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1月18日上午,广东省人代会分组审议财政预算报告,财政厅副厅长叶梅芬参加审议。代表们追问“看财政预算报告像看天书一样”等问题,叶梅芬两度欲离场,都被穷追不舍的代表留住。(1月19日《新快报》)

    能把一个地方两会开成全国影响的,也只有广东了。每年这个时候,广东两会上代表委员的表现,都会被全国的媒体关注。所以,看到代表们追问财政厅官员,甚至“两次不让走”的新闻,一点都不奇怪。

    民意代表对政府官员询问质询,甚至不同代表之间就一个问题针锋相对,这很正常。我国宪法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法律,也有质询、询问的规定。只是在以往,一些地方两会上这种现象还不常见;以至于近些年一些民意代表带有火药味的追问,往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我们在叫好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这些被追问、炮轰的问题真正被解决,这是防止沦为就炮轰而炮轰、就追问而追问的关键。有一种现象,代表委员两会上放炮,舆论叫好;当时在场的官员还很尴尬,甚至出汗,但接下来,炮放完了,汗也出了,事情到底有没有改进、问题有没有解决,则成了未知数。久而久之,放炮的民意代表仅仅是放炮,被炮轰的官员也仅仅是听听,其他一切照旧。久而久之,放炮和被放炮就成了一种老百姓看的表演。

    所以,炮轰之后怎么办,才是关键。显然,言语上的火药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则是应有一套制度硬约束。比如,当代表追问“看财政预算报告像看天书一样”后,那么下次能不能把预算做得不像天书呢?好像并不能。因为有关财政预算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明白、不够通俗的问题,这不是今年才有的,也不是今年才提出来。又比如,有代表建议应该多跟其他一些省份对比,“如民生支出江苏多少,广东是多少?行政经费、人均数各是多少?”那么明年再开两会的时候,预算报告里会不会就出现其他省份的支出情况呢?恐怕也未必……如果这些被追问、被炮轰的问题没有制度保驾护航,那它注定难有结果。最后就成了代表们只是放放炮,官员们只是出出汗,而老百姓们也只是过个耳瘾,问题还是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两会上放炮的和被炮轰的只会越来越多。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在放炮、叫好之后,真解决了吗?或者有稍微的改进了吗?如果年年放炮,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同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两会放炮就会成为一种表演,那开会做什么?民意代表不是过嘴瘾来了,老百姓也不是为了过耳瘾。只有这些反响强烈的、被炮轰的问题,政府真正重视了,改进了,解决了,两会上的追问炮轰才不会只是花边,否则,毫无意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