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新闻时评:京津冀经济圈路在何方
//www.workercn.cn2014-03-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战略被有关部门提上日程,京津冀经济圈也随之呼之欲出,甚至连“京津冀概念股”都成为低迷A股中少有的亮点。2013年,三地GDP总数首次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达到6.2万元亿人民币的峰值,而根据联合国公布的2012年世界各国GDP数值来看,拥有1.04亿人口的京津冀地区,其GDP总数高于印度尼西亚,低于韩国,经济圈GDP可位居“世界第十六”。

    不过,如果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京津冀地区则仅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墨西哥、委内瑞拉大致相当,而这恰恰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作为京津冀三地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的河北省,竟然是全国国家级贫困县数量排名第六的省份,全省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京津周边的河北地市,即将与北京一起申办冬奥会的张家口市,下辖的13个县中,竟然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在京津两颗“明珠”周围,环绕的却是一条令人震惊的贫困带。

    造成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样的,除却因行政区划不同导致的三地资源配置不一外,一方面来说,北京和天津两市,对河北省形成明显的空吸效应,将资金、人才、物流等更多地吸引到了两市。而因产业梯度转移、产能过剩和空气污染治理而淘汰的落后产业却从两市流入到河北各地。

    另一方面,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但这一“中心”偏居全省南隅,这使得河北省在社会发展中,不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有向南倾斜的现象,例如全省30所地方高校,大部分分布在南部地市。

    也就是说,在京津冀发展问题上,三地各有各的利益,往往也各有各的算盘。

    京津冀经济圈的整体融合,关键在于通过建立健全相应法规和资源分配机制,来填平三方在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借助于建立完善的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各地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发挥不同优势,最终形成多中心城市群。

    日本东京都市圈曾经面临和京津冀城市圈一样的困境。日本东京都市圈被划分为四个平级行政区域:东京都、崎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各地方在发展中,自然是优先考虑各自利益。日本在 1956 年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之后,根据该法先后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最终形成了多中心城市群。东京都市圈3500万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居住于东京都,连迪士尼乐园和成田国际机场,都设在周边县域,提供着各种就业岗位。

    事实上,北京目前下辖的多个郊区区县,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属于河北,后并入北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郊区和市区已经连在了一起,但是有的新城区却因产业空心化变成睡城。

    随着城市扩大化,环京津的河北城市正在变成新睡城,仅三河燕郊镇,每天就有30万人奔波在赴北京的通勤路上。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北京巨大的生活成本,但是在河北,没有相应的产业吸引他们就业,也无法给予他们和北京一样的社会福利待遇。

    从北京到天津或廊坊,坐高铁只需要半个小时,这个时间甚至比北京市民在市区通勤都要快。但是,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绝不是将不同城市用高速公路和城际列车连接起来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在协同一体化发展上付出艰苦努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