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国际随笔:新印关系史上的伤疤
//www.workercn.cn2014-02-1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围绕印度尼西亚一艘军舰的命名,新加坡和印尼之间打起了口水仗。

    印尼媒体上周报道,印尼海军将接收三艘英国制造的新护卫舰,其中一艘以两名印尼军人奥士曼和哈仑的名字命名。此消息在新加坡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两名军人是上世纪60年代制造麦当纳大厦爆炸事件的“凶手”。先是新加坡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向印尼外长马蒂表达关注,后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和国防部长黄永宏也致电印尼政治、司法及安全统筹部长苏延多和国防部长普诺莫。这些新加坡政要“敬重地吁请”印尼方面,慎重考虑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感受,以及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重新决定军舰的命名。

    然而新加坡的“吁请”没有得到印尼方面的积极响应。据印尼点滴网站报道,印尼外长马蒂在国会出席一项会议后对媒体说,印尼以“成熟的方式处理这个课题”。“印尼政府有它的一套规则、程序和标准,决定是否要封一个人为英雄”,“不容许其他国家干预”。

    口水仗还在继续,但无疑使两国特别是新加坡人民回忆起那不堪回首的“马印对抗”时期。1963年,原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和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以及沙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脱离英国的统治。但苏加诺执政的印尼对此并不乐见,在1963年至1966年间,对马来西亚联邦实施了一些破坏活动。其中主要有:1964年9月,印尼特工在新加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然后嫁祸于华人,引起马来人的报复,结果在新加坡引发了又一场种族暴乱(之前7月就曾发生了一场),死伤惨重。1965年3月10日下午,印尼特别行动指挥部(现称海军陆战队)两名分别只有25岁和21岁的队员奥士曼和哈仑,“成功”地在新加坡乌节路的麦当纳大厦引爆了炸弹,造成3死33伤,死者为36岁的银行经理女秘书、23岁女助理秘书和45岁的马来族男司机。事后,奥士曼和哈仑被新加坡方面抓获。新方认为,根据日内瓦公约,即使在战争期间,攻击手无寸铁的平民也是不允许和非法的,听从命令不是辩护的理由。经审讯,奥士曼和哈仑于1968年被送上绞架,但他们的遗体被送回印尼首都雅加达时,却得到当地民众英雄式的欢迎。

    印尼对马来西亚联邦的行动也算是取得了一些“胜利”,达到了一些目的。1965年8月7日,马来西亚联邦总理东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8月9日,马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新加坡无奈被迫独立。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但苏加诺也于1965年下台,苏哈托出任总统,印新双方于1966年达成和平协议,“马印对抗”终结。1973年5月,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印时,还在奥士曼和哈仑的坟上撒上鲜花。新加坡方面认为,过去的事情应画上句号,要向前看发展两国关系。但此次军舰命名事件,又让新加坡感觉在撕裂伤疤。有新加坡媒体评论说,直到今天,至少印尼海军和一些政治人物并没有改变对当年这段历史的看法,不承认当年对邻国师出无名的颠覆和破坏。在印尼国内,也有舆论指出,应更敏感地对待邻国的感受,以避免外交争端。英文《雅加达邮报》8日的评论说:“英雄公墓遍布全国,他们能从埋葬其中的其他数千个名字中作出选择,但他们却偏偏挑选了这两个。”

    其实,这次印尼和新加坡之间发生军舰命名口水仗,另有一个重要因素——今年是印尼的选举年。在一个所谓民主、而民主又不是那么成熟的国度,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的情绪往往容易白热化,因为政客们需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