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地沟油”有望不再肆虐
//www.workercn.cn2014-03-19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地沟油”有望不再肆虐

本网评论员 王宪

    3月1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意见》指出,目前中国食品浪费现象广泛存在,民众对此反映强烈。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中国用全球不到9%的耕地,产出22%的粮食,人均农产品不低于国际水平。食用油年人均40斤,高于世界水平,但自给率低,压力较大。

    食用油消费数字的高企,包含了惊人的浪费,从而导致地沟油作祟重回餐桌成了国人的心病。花费宝贵外汇进口的植物油或大豆压榨的食用油,转瞬就变成让人惊悚的地沟油,不能不令人痛心。

    数据显示,我国全年的食用油消费总量超过2500万吨,国产仅1000万吨,缺口1500万吨。除了600万至700万吨植物油进口,剩下的60%靠进口大豆榨油弥补。为此,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近年都加大了大豆的种植面积,就是冲着中国的庞大需求。国外进一步预测,按中国加大城市化进程的趋势,2020年至2025年,国际市场大豆全卖给中国还不够。

    可见,曾经让东北人无比怀念并自豪的“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大豆,如今只满足国人年需求的极少部分,“满山遍野”要换作国际视角重新定位。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度,煎炒烹炸,哪一个也离不开高油。尽管公认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就是经不起口福的诱惑。压抑多时降低频率已是“自律”,一段时间之后无论如何得找辙犒劳一下自己。也不全是国人,老外各种理论研究得透彻,养生起步较早,也割舍不了中餐。

    中餐文化存在的丰盛待客造成浪费的问题,促成了地沟油的产生。不法分子见利忘义,低价收购,经过过滤、去色等工艺处理,地沟油公然也能鲜亮莹透,使人难辨真假,甚至检测仪器都无法为其验明正身。虽然目前还拿不出地沟油危害健康的科学数据,不卫生总是事实,民众没有必要接受它。

    习惯不好改变,浪费可以制止。随着中央艰苦朴素精神的倡导和反腐力度的加大,高档饭店冷寂不少,纷纷改营大众菜品;年招待费几十万上百万元打白条的乡镇,也恢复了下乡交餐券到群众家吃派饭的老传统。还有,习总书记的庆丰包子套餐和招待连战的餐品,都不可能产生什么地沟油,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可见,“光盘”不仅是美好的素养,更是拜拜地沟油的有效方式。

    所以,美味中餐耗油是一回事,餐饮浪费造成地沟油是另一回事,加工地沟油使其重回餐桌以谋取暴利又是另外的一回事。其一要适度,其二要制止,其三则是要打击。同时,也要让地沟油发挥新的作用和价值,使其切实流向生物柴油制作等合法企业作生产原料。也就是《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的“推进食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最近的几条消息不一定有联系,还是不免让人振奋。2013年中国进口大豆增长的势头趋缓,2014年开年就有多单大豆进口取消,包括新近阿根廷的60万吨。这些,或许是“厉行节约”收到的功效。地沟油会不会销声匿迹,让民众就此去除一块餐桌污染的心病,还要看《意见》的执行情况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