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郭振纲-正文
化解“惯性焦虑”,人人都尽一份力
//www.workercn.cn2014-02-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说到遏制医生收红包现象,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赞成的,但如果落实到个人身上,几乎每个人都不愿从自己这里“破例”,更不敢去挑战这一潜规则。换句话说,破解送红包潜规则是人人都希望的,但最好是别人做,自己坐享其成。

    据《新华每日电讯》2月23日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2月20日发出通知,要求从5月1日起,患者在二级以上医院就医,医患双方要签署协议书,承诺不收和不送红包和贵重礼品。来自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人士称,一些公立和私立医院明令禁止医生收受红包,但临床科室收红包还是比较普遍。一些医生说,红包都是病人托关系硬塞进来的,自己没有主动去要。而一些病人提出,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病人只有通过“熟人关系+红包”才能住进自己要求的医院或找到指定专家。

    对于医生收红包,不少医生和病人公开场合都说是“你情我愿”。这话从表面上看也确实是事实,但从实质而言,病人如果想在一个知名医院找一个知名专家,不送红包要冒极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一方面表现为病人不送可能被医院以种种客观理由推脱;另一方面病人从主观上担心如果不送红包,医生可能不认真看病,这无疑是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当儿戏。因此,不管病人愿不愿意,给医生送红包在许多地方已然成了潜规则。

    在一种无形的“惯性焦虑”中,有些病人和家属或主动或被迫加入送红包的行列。说到遏制医生收红包现象,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赞成的,但如果落实到个人身上,几乎每个人都不愿从自己这里“破例”,更不敢去挑战这一潜规则。换句话说,破解送红包潜规则是人人都希望的,但最好是别人做,自己坐享其成。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医生收红包成了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的痼疾。本来是救死扶伤的职业,却因为红包的出没而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发展到一些医生收红包收得心安理得,而病人送红包也送得自然而然。更有甚者,在一些人的眼里,送红包的才是明白人,不送红包的则是“不懂事”。

    一段时间以来,看病贵看病难、择校费、高房价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这其中有多种因素,也有一些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没有将自己当成解决问题的一份子。比如,送红包的人中,不乏强烈呼吁医院和医生禁止收红包的。

    在国家目前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稀缺的背景下,在解决“惯性焦虑”需要一定时间的情势下,一些人在质疑医院、医生违背职业道德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将自己纳入破解“惯性焦虑”的队伍当中,主动不送红包,积极检举收受红包者,监督医院的不当行为,为政府部门破解送红包的政策执行提供宽松的环境。如果每一个人都成为破解“惯性焦虑”的一分子,假以时日,“惯性焦虑”就会有所缓解。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良性氛围,也会为纠正不良风气提供时间和空间。

    破解收送红包的潜规则,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行动,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做旁观者,成为破解“惯性焦虑”的一分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