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隐私换便利是因为没的选
韩维正
//www.workercn.cn2018-04-16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3月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总裁李彦宏一段关于“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的言论,把自己和百度推上了风口浪尖。尽管李彦宏当时的语境,是讨论近年来中国对隐私问题愈加关注话题,但过于直白的表述还是引发了舆论的地震。因为李彦宏的“实话”击中了长久以来中国网民的痛点——我们用隐私换便利,不是因为我们“愿意”,而是因为我们没的选。

  许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使用手机APP时,会弹出一个“权限使用申请”,要求使用手机的存储、位置、摄像头、麦克风、通讯录等等功能,用户拒绝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无法正常使用APP;或是注册账号时,要勾选“同意隐私声明”选项,如果不勾选,就无法注册成功。

  很多人对于这个环节都是匆匆而过,并不会认真分辨权限说明,也不会详细阅读隐私条款。某种意义上,这也“佐证”了李彦宏的看法。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企业只给了用户一个“要么隐私,要么便利”的非此即彼式抉择?

  诚然,有些权限是程序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比如给地图软件开放位置功能,给语音聊天软件开放麦克风功能。但为什么所有的功能必须捆绑在一起让用户全盘接受?以北京轨道交通官方互联网票务服务APP“易通行”为例,用户必须同时开启存储、位置、相机、电话四个权限才能正常使用。可是,一个不想用“易通行”来扫码、打电话的用户,难道就无权享受线上购买地铁票的功能了吗?

  在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空前便利的同时,用户行为也必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因此我们不必把对隐私的焦虑转嫁到互联网身上,以为二者决然对立。毕竟隐私是一种主观感受,尺度因人而异,你眼中的隐私很可能是他眼中的“晒”与分享。但数据却是客观真实的,数据中包含隐私是不可否认的。数据不是不可以使用,但决定权要尽可能多地交到用户手里。

  的确,绝大多数用户可能并不明白程序的运行原理,搞不懂数据的使用方式,是技术领域的“外行”,正因如此,作为服务提供者才更应该尽可能提供浅切平易的说明、简单明了的介绍,帮助用户跨越技术壁垒。

  当选择权交给用户之后,用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切实提升隐私保护意识。微博、朋友圈,在为我们提供网络社交场所的同时,也大大加快了个人信息脱离私人控制而向公共空间滑落的速度。带有宣泄性的文字、带有玩笑性质的“黑历史”照片、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生活习惯,既可以是社交内容,也可能成为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工具。

  1903年严复以《群己权界论》为名,翻译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如果要写一本《论隐私》,副题或许就可以叫做“公私权界论”。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眼花缭乱的新媒体,理性的方式是脑中始终绷一根“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弦。要避免自己没心没肺地“秀”完之后,又痛彻心扉地“悔”。毕竟,一个赤身裸体走在大街上的人,是无法指责过往行人侵犯了他的隐私权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