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习近平的语言魅力
//www.workercn.cn2018-05-17来源: 共产党员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特色从何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独具标识和印记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基础。

  ►►来自于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既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战略远见,又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非凡理论造诣和深厚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高超理论素养和卓越理论建树是其语言特色的理论基础。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中央政治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央政治局先后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问题等进行3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学习,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来自于丰富的工作经历。总书记的讲话中,许多语言和百姓生活相关,让人感到特别亲切。这和他丰富的工作经历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插队当了七年知青,对农村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引用农家“土语”驾轻就熟。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部队、地方各个层级党委政府工作过,最后到中央工作,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可以说,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最高领袖能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有如此丰富的工作经历。这些给他以丰富的滋养,使他的许多讲话让百姓听得懂、传得开。

  ►►来自于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喜欢读书,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来指导实践。他经常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箴言警句鞭策自己,启迪干部和群众。比如, 2013年4月,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用这句话强调作为执政者要了解国情才能科学施政,体现了审慎谋国的认识和克己奉公的追求。

  ►►来自于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国家、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治国理政的实践滋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