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零起点”何时不再遭遇“抢跑”尴尬
吴左琼
//www.workercn.cn2015-11-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你敢“零起点”吗?(李法明 画)

  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哭着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当事人的妈妈是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她将女儿“厌学”的原因归结于:一是女儿完全的零起点。二是老师每天都会布置所谓的“聪明题”,比较难。(11月11日《钱江晚报》)

  博士妈妈不会做一年级题目的吐糟,揭示了两个问题:第一,虽然“零起点”教育的呼声一片,遗憾的是不但没有遏制“抢跑”,“抢跑”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家长们的“领跑”和各种辅导班的泛滥,也在助长这种势头;第二,虽然提倡“零起点”教学,但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的系统性改革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配套措施让学校和家庭彻底摈弃各种赶进度式的“抢跑”,在这种情况下当少数家长坚持让孩子“零起点”,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教育中让孩子面临受挫的尴尬。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减负政策,“零起点”是减负的重要一环。从以往的一些研究和实验数据来看,这项教育制度不容置疑。孩子在什么成长阶段,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舍本逐末,揠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过早学习一些无法理解的东西,反而会让孩子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最终丧失自信心和兴趣,并将这种不快乐的记忆带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相反,如果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拥有了相应的能力时,学习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零起点”制度实施后的各种“抢跑”,很大程度在于家庭和学校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自己不抢,如果别人都抢,就等于落后。根治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制度的宣传、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也需要做好各个阶段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包括适当设置习题的难度。因为,毕竟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奥数”选手,在低年级教学中,毕竟信心和兴趣更重要。若时常出现因题目太难而导致“零起点”的孩子厌学,将会动摇“零起点”教育支持者的决心。

  培养孩子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也没有捷径,学龄前的孩子,相比于智力教育,更重要的可能是情感培养,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拥有时间观念,学会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往往比会说一句英语,认识几个字更重要。不尊重规律的“抢跑”,更可能会让孩子后劲不足。所以,改变观念,需要从学校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教育系统性改革入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