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地下管线不该成“城市发展之痛”
//www.workercn.cn2013-12-1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地下管线管理亟待规范,那些各自为政、只重铺设不顾维护、只看今天不顾明天的做法亟待改变。首先应该对各地的地下管网进行摸底和普查,绘制一份地下管线综合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和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制定、出台有关地下管线的专门法规和规定。

    据12月7日《大河报》报道,12月6日,河南郑州市一交叉路口一处热力管道发生爆裂,水柱及蒸汽烟雾喷出几十米高,多辆汽车被坠落碎石砸中。1小时后,爆裂点被控制,周围约20万平方米用户供热受到影响。在3天前,该市另一交叉路口的暖气管道发生爆裂,一名男童被烫伤。

    又见地下管道出事,且可算是接踵而至。当地相关部门初步分析称,是管网老化、未及时更新。

    管道爆裂、管道泄漏、管道被挖断,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下管道、管网仿佛成了“城市之痛”。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1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2010年,全国仅媒体报道的地下管线事故,平均每天有5.6起。就在不久前,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暴露出市政管线与输油管线冲突、混乱的问题。

    不时发生的事故或许是我国不少地方地下管线管理水平不高、规范缺失的一个缩影。日常生活中,那些把地面挖开、埋管子进去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不少城市上演。个别地方,供水公司施工挖断通讯管网、通讯公司铺设线路割断电线的事也确有发生。

    同样考验地下管网水平的还有诸多城市近年来屡屡遭遇的大雨:一方面,是排水不畅,积水过多;另一方面,是因此造成一些人溺亡、一些车辆被淹等悲剧事件。

    凡此种种,暴露出一个共同问题,即我们的地下管线管理亟待规范,那些各自为政、只重铺设不顾维护、只看今天不顾明天的做法亟待改变。

    比如,首先应该对各地的地下管网进行摸底和普查。相关专家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地下管线家底儿不清的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我们连家中有没有粮、有多少粮、分别放在哪儿了,都不甚明了,出了事怎么可能不慌?

    在普查的基础上还应该绘制一份地下管线综合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和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并及时更新。什么企业、单位需要铺设管线,可以在共享平台上查询到相关地域的管线信息,既能避免管线冲突,又能保障规划合理和管网安全。而目前,全国拥有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城市并不多,专门掌管地下管线信息的部门和单位则更少。

    更重要的是,要想实现地下管线的科学合理布局,严格审批,维护、监管到位,恐怕还需要制定、出台有关地下管线的专门法规和规定,需要一个统一协调、管理地下管线事务的职能部门。时下,一些城市管线之所以问题迭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地下管线有排水、燃气、电信、电力等,分属不同的公司,管线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又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媳妇”多、“婆婆”也多,要想不打架,实在有点难。

    目前,已经有个别城市认识到了地下管线管理缺失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致力于加强监督。比如,昆明市从2013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昆明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目的正是为了协调、统一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维护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在地下管线的铺设、管理方面,并不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不少国家地下“共同沟”的概念和成立“共同沟公司”的经验、比如有的国家修建的几成景点的下水道工程。我们暂时还不奢望掉到下水道里一把钥匙都能找到,但保障地下管网安全,不给公众生活、公共安全带来更多负担和隐患的要求并不过分。

    在诸多城市大干快上,“面子”上高楼林立、一片繁荣的背后,公众更为关心:地下管线之类的“里子”问题何时才能真正引起重视?它们何时不再是安全隐患和城市发展之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