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西安晚报:别让富人慈善成了社会的奢侈品
//www.workercn.cn2014-04-10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更多

    美英等媒体近日报道称,中国富人已经培养了许多西方富人的品味:艺术、私人飞机、勃艮第葡萄酒和爱马仕包。但是,比尔·盖茨认为他们却没有学会最重要的一项——慈善。(4月9日《新闻晨报》)

    富人们把大笔的财富投向奢侈品,却不肯投向慈善,这种现象看起来颇有些“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意思。如此一来,慈善倒更像是社会的奢侈品,一种连富人都不敢去碰的奢侈品。

    富人们通过合法手段积累的财富,如何支配甚至如何挥霍,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其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但是,普通人和整个社会显然对富人寄予了某种期望,即希望其在富有之后能够对某个群体施以援手——无论是将资金投向某个领域,还是投向某个基金会,或者某个个体。

    这种期望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富而好礼”“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等理念有关,也与传统富人在真实生活中表现出的形象有关。比如,很多富人都会做一些修桥补路、济困扶贫、施粥舍饭的善事。加之其他国家的富人如比尔·盖茨等在慈善领域作出的表率作用,更让人们增加了对富人慈善的期望。

    那么,富人本身有做慈善的需求吗?应该说,大部分富人应该是有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财富以及积累财富的过程满足了富人的诸多较低层次需求之后,其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慈善作为实现这一需求的常选途径之一,自然会受到富人的青睐。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富人们投向慈善的热情,显然没有像其投身商海的热情那样高,投入的资金显然也没有那样多。

    如果就此断言中国的富人们无心于慈善,显然过于武断,也有以偏概全之嫌。但这种现状至少可以说明,很大一部分富人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乐善好施”尚未成为其自觉的追求。

    不过,在批评部分富人思想境界不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另一些问题中反映出来的富人的心态问题。某些慈善组织频闹丑闻,但私人想搞个慈善基金却比蜀道还难。这种制度上的羁绊也在一定程度上冷了富人从事慈善的心。

    此外,对于富人做慈善的问题,社会上很多人有一种诡异的“恨其不争”心理。比如,当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就会出现一种集体“逼捐”的氛围。“逼捐”可以在短时间内“逼”出大笔捐款来,但却也令富人们“心有余悸”,担心慈善露富,不知道哪一天就陷入被“逼捐”的境地。

    让富人乐善好施,既需要制度环境,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因为,慈善不仅是富人的事,同时也是普通人的事;慈善不仅是捐钱者的事,同时也是受捐者的事;慈善不仅是某些人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

    只有制度与氛围兼具的环境里,慈善才不会是富人的奢侈品,而是其必需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