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刘 阳:动画电影成文化市场“宠儿”
//www.workercn.cn2015-12-1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基于这样的思考,前不久,11名国内一线动画电影从业人员组成的“中国动画电影制作人研讨班”走进了迪士尼。

  迪士尼的生产执行机制几乎是国内所有动画电影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动画电影行业没有迪士尼那种为实现核心创意而不惜成本搭建的完备的制作流程和体系,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周期中牺牲前期创意时间,提早进入生产,去找那个故事和制作的平衡点。”《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说。

  《桂宝之爆笑闯宇宙》导演王云飞也认为,迪士尼的生产流程就像一台运作缜密的机器,非常值得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借鉴。在故事的发想阶段,导演们会率先提出3个创意,再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此时迪士尼所有导演和制片人将组成一个智囊团,共同来完善创意,再由导演与编剧以及美术人员组成前期项目小组,在12周的时间内将这个创意变为可视化的分镜头脚本,并将这个分镜视频进行试映,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可以来观赏,并且可以畅所欲言。智囊团会根据大家的观后感总结出故事的问题所在,然后再由导演带领前期团队继续修改故事以及美术等方向。每部电影的故事都会经历6—9次试映与修正,当故事完全通过后,中期的制作环节就将全面展开。完善的创作流程是迪士尼动画高品质的保障。

  好的故事没有方法和捷径

  说到底,好的机制是为好的内容服务的。田晓鹏认为,当前中国动画电影与迪士尼优秀动画电影的根本差距就在于,创作人员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缺少在内容上“死磕”的精神。

  “真正走进迪士尼我才发现,其实他们在发想和创作阶段也存在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只是他们把我们认为不正常的繁复和死磕做成了方法论,形成了常态。说到底,所有的体系其实都要为一个好的故事服务,而好的故事是没有好方法和捷径的。”《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说,“好的故事”是迪士尼提及率最高的词语,也是摆在创作第一位的要素。

  所谓的“死磕”,就是要在创作中沉得住气,不断打磨影片的内容。而当下,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甚至整个中国文化产业都弥漫着不良气氛,资本运作的热度远远高于投资人对内容核心的关注度,找一个项目并迅速“码盘”,成为一些投资者的游戏。资本追着创作跑,资金的高速流动要求创作生产的速度也必须加快,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式的创作也就被一些“资本至上者”视为极少数“亡命之徒”的“极端作为”。这样的现实真的有益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吗?

  “专注于内容不是一句空话。”《熊出没》系列电影总导演丁亮说。在迪士尼,新片创作之前都会有一段research(调研)工作,主创人员要走访不同的国家,了解不同的文化,学习不同的新技术,为新片做准备。这样良好的创作习惯,正在逐渐被我们遗忘。善于学习、勤于研究是对动画人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对新时代的中国动画电影人来说尤为重要。”

  另一个制约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因素是内容低幼化导致的市场规模难以拓展。几年前,“喜羊羊”系列电影曾经创造了令行业振奋的“小手拉大手”观影模式,但很快,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小手”的电影消费能力毕竟有限。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真正的合家欢动画电影,让“大手”主动拉起“小手”走进影院?虽然前两年曾有《魁拔》令市场兴奋一时,也有《大圣归来》在真正意义上赢得了市场认可,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也曾在迪士尼出现过。由于自身偏低龄童话作品的劣势,迪士尼在过去的20年陷入低潮。为了创新,公司连续收购了漫威、皮克斯和卢卡斯影业,此后多年销售额以8%递增,到2014年销售额更达到488亿美元。但迪士尼动画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它保留了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并在整合后的制作机制的驱动下创作出《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等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创作需要创新的勇气,也需要沉着的冷静。中国动画电影的成长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实现下一个跨越。”丁亮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