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王 亮:学生的朝气与教授的静气
//www.workercn.cn2014-04-11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教授保持静气,才能涵养学气,滋生大气。如此方是大学之幸,国家之福。

    “根叔”卸任华中科大校长之际,“去官气、养学气”的声音言犹在耳。本周,媒体关于“朝气”和“静气”的讨论继续发酵。有评论者甚至畅想:如果校园弥漫学气,学生充满朝气,教授保持静气,这样的大学该有多美!可真正的问题在于,今日之中国高校,离这种美还有多远?

    PX是低毒还是剧毒?在广东茂名芳烃项目引发风波的当口,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围绕着“PX”这一百度词条的解释,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攻防战”,并最终“坚守住科学的阵地”。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众多赞赏。

    我们当然也为清华学子叫好,不过倒要分析分析,这件事情最值得“点赞”的是什么。我以为是释放了很多大学生渐渐逝去的朝气。

    青年人的朝气是最可贵的。大学生本应该豪气干云、斗志昂扬,用梁启超的话说,青年人应如朝阳,如乳虎,如泼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可实事求是地说,今天很多年轻学生少了无所畏惧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多了拼爹炫富的霸气、慵懒无力的娇气、怀旧伤感的暮气,朝气去哪儿了?

    “五四精神”留给青年最大的遗产就是:青年人用独有的朝气和敏锐,与时代脉搏共跳动。作为学生,参与国事;作为公民,建言献策。如此,人有朝气,前途无量;国有朝气,欣欣向荣。可惜,今天很多大学生,更愿围观,而非参与。宁愿点点鼠标,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成为从虚拟世界难以脱身的“囚徒”,成为真实社会的袖手旁观者。真正的典范是,像此次清华学生一样,做思维活跃、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青年,利用所学知识,去追求真理,捍卫科学,这样的人生态度才值得点赞呢!当然,如何去表达和参与,应该有理性的态度和合法的渠道,朝气变味为狂热的教训亦有很多。

    本周还有两则关于“静气”的新闻。有一位老人近日引起人们的关注。车洪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这位老先生花36年时间编纂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今年将出版。这是一项国家任务,始于1975年的全国辞书会议。然而,除了编纂者,36年后几乎没有人还记得有这样一项国家任务了。与之相关的新闻是,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日前荣获2014年的爱明诺夫奖。然而据央视调查,近八成公众不知道施一公是谁。

    车洪才的故事,让人既钦佩又心酸。车教授扎根做学问,不求闻达于儒林,这份做学问的静气,让今日多少“教授老板”、“项目导师”汗颜。但心酸的是,为何我们的社会和高校对这样真正做学问的人总是少了一些关怀?

    施一公的故事,尖锐一点的提问就是:即使你做教授做到了施一公那样,业界如雷贯耳,那又怎样?八成人不认识你,而一个娱乐明星所谓出轨事件,一条微博就有数十万粉丝评论。这里的导向扭曲折射出社会的某种病态,不只是好笑。与车教授的故事联系起来,就是在高利害的机制下,有几人能像车教授一样能保持这份静气?在社会浮躁和工具理性的学术生态下,能不能给教授们置一张安静的书桌?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一些教授在利益漩涡中迷失自我,丧失应有的坚守与执着,研究成果数量化,项目平台利益化,学术活动媚俗化。这对教授的自我修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我们回过来头来琢磨琢磨,是什么让今天的教授变得浮躁?

    有两个故事可资反省。民国时期,教授最高工资达600银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几乎一样。当时普通警察月收入才2个银元。笔者采访一位老教授时,这位老教授谈到,很多时候都想安心做学问,但总是被一些东西裹挟,衣食无忧、安身立命或许也是因素之一。

    教授是做学问的人,但学问该怎么做?人大陈力丹教授曾言,如果钱钟书先生还活着的话,他要申请研究《管锥篇》课题,可能根本申请不下来的。因为现在的课题都是实用化的,动不动第一句话问你“有用没用”。这个“用”后面往往是效益。没有人文精神,不把人放在首位,工具理性很多时候就通向了浮躁、泯灭了静气。

    教授保持静气,才能涵养学气,滋生大气。如此方是大学之幸,国家之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