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朱昌俊:推荐人呼吁除名能否打破更大的沉默
//www.workercn.cn2014-01-08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曝学术作假。王正敏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一共有7名院士推荐人。最近,其中4名推荐人向中国科学院写联名信,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予以除名。对此,中科院回应称,正在了解相关情况,将严格按照程序处理此事。

    尽管关于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造假一事,已经历时数个阶段性争议,但就眼下来看,不管是王本人的回应,还是中科院的回应,都说明距事件的“总结陈词”还为时尚早。在这个背景下,作为王正敏当选院士的亲历者的4名推荐人,以高调姿态呼吁中科院将王除名,或许将使事态的发展迎来新的拐点。

    如果说作为学生的王宇澄举报老师王正敏,在外界看来可能有“师生恩怨”之嫌。那么,作为院士评选制度框架内的推荐人,适时“揭丑”,无疑附带了更多的制度性纠偏意义。事实上,就4名推荐人的表态来看,他们的动机并非是基于舆论压力而选择“撇清关系”。联名信中,列举了王涉嫌造假的论文和伪造的院士申报材料,更可视为是提供了王涉嫌造假的内部证据。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联名呼吁也并非是完全的“自发”性质。就院士制度的设计而言,推荐人对于当选院士的学术真伪和信誉,必然负有连带的监督责任。舆论大多将王的造假指向院士评选制度的弊端,在宏观上,这无疑是恰当的。但显而易见的是,任何一项制度的弊端,都需要有相应的责任追溯和承担者。如今当年一半以上的推荐人站出来要求将王除名,并声称承担责任,这更应该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

    关于制度弊端与个人责任的问题,总容易让人难以取舍。当我们面临因制度设计不当而导致的不合理现象时,总是习惯性地将事件的解决和责任推向制度和体制,而个体责任往往在这样的声讨中得以习惯性隐身。类似的制度至上主义,无疑将改革指向了一个死穴。特别是在目前的语境下,院士评选制度中重要一环的推荐人站出来回应,在客观上未尝不是对改革的有力推动。

    推荐人刘新垣坦承,“当时就听人家说,就是有一个老的资深科学家,他们单位(复旦大学)也向我们推荐,我们相信了,我们相信了单位(复旦大学)”。作为责任者之一,敢于站出来道出真相,既是主动承担责任,也未尝不是对于院士制度弊端的“呈堂证供”——为何以单位之名的推荐就可如此轻松得逞?为何单位要为院士的学术水准背书?如此种种弊端,早已被诟病,更是对院士制度改革方向的现实佐证。

    对比数位推荐人敢于在各方“面面相觑”的尴尬中承担责任,陈说真相的率性,我们更可窥见以往院士学术争议乃至院士制度改革中的更大的沉默。这种沉默更多的并非是个人之为,它甚至就是目前院士制度弊端的一个侧面印证——它将个体的责任隐藏,看似人人都是责任者,却找不到敢于打破沉默和承担责任的人。这种制度生态,显然为类似王正敏的争议性院士的出现埋下了土壤。

    巨大的沉默被打破,它能否成为王正敏这一个案水落石出的前兆,目前来看依然未必清晰。但是,当作为院士体系中的一部分敢于亮明自己的态度,中科院显然应该及时地展开调查。而就整个院士制度改革而言,如果未有更明晰真相的人不惮于道出真相,直陈弊端,改革或许将又一次陷入“沉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