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张 凡:胸怀天下才能让世界读懂中国
//www.workercn.cn2015-12-16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出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拓展国际传播事业发展新空间,引导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中国,塑造中国良好形象。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身处信息化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观念主张就能传得开、传得广。有学者曾言:“成功不仅取决于谁的军队赢得胜利,而且取决于谁的故事赢得胜利”。今天的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丰富多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关注目光。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中国故事更多更快地走向世界,对于我们传递价值理念、塑造国家形象、扩大文化影响力意义重大。

  应当看到,当前国际传播格局“西强我弱”的态势并未根本扭转。数据显示,世界各地传播的新闻有90%以上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世界传媒市场有95%的份额被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中国虽然在经济体量上是绝对的“大块头”,但是在国际话语传播中却依然是“小个子”。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不平衡,导致我们常常陷入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境地。当前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唱衰”中国的举动时有发生,固然有外部蓄意扭曲、恶意解读的因素,但也与我们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现实有关。

  这样的形势,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对外传播这个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首要一点,就是要对目前国际传播形势有一个清醒认识。过去我们总讲内宣、外宣有别,但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球正在越变越“平”,内宣、外宣的边界早已打破,信息传播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曾经我们或许囿于技术限制,无法把自己的声音传播出去,而现在则是技术让信息“插上了翅膀”。可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和世界对接,不论是宣传部门还是新闻媒体,都应当把强化国际传播意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观照世界,就是要胸怀天下,树立全球视野,彰显大国气派。融入国际传播格局,就要适应现在的传播规律,了解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积极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在诸如经济走势、大国关系、文明冲突、共同反恐、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阐述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缺席逃避。当我们的见解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当我们的发声赢得足够的信任,当我们讲述的中国故事获得足够的青睐,我们才能走向国际传播格局的中心,才能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才能让中国声音传播得更远、更有力。归根结底一句话:以“胸怀天下”的气魄发出中国声音,才能让世界读懂中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