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迩 晓:对外交往如何面对“挤对中国”
//www.workercn.cn2014-01-26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已发展成全球最开放、最自由且较为强壮的经济体,中国的利益也更多地体现出外部性趋向。相对滞后的对外话语体系,急需加快构建。

    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的一场论坛上,知名国际政治学者、“软实力”观点提出者约瑟夫·奈不认可中国维护海权之举,认为其“对自己的软实力是一种伤害”。与会的中国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当场表示不满:“你公开挤对中国,我觉得起码不太礼貌。”并指出中国13亿人的看法不会与约瑟夫·奈一致。

    发生在达沃斯论坛的这一幕,看似有些戏剧性,实则要严肃得多。近年来,随着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中位次的前移,中国成为全球舆论场的高频词,对中国前景的预测及现状的跟踪已成显学。然而,外界对中国的解读,往往与实际情况以及民众观感存在落差,特别是在宏观战略层面。

    之所以存在这种认知差异,大约出自三方面原因,一是对中国缺少实质性了解;二是借中国学之热故意哗众取宠,以谋利益;三是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的差异造成了思维基础的差异。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客观来看,那些针对中国的外部判断,通常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传播力。即使存在显而易见的偏差,我们在学术分量、立场表达等方面,都少有与之对等的回应。这其中,既有国际语境强弱的原因,也与我们的固有传统有关。中国现代性的演变经历了遭遇外部强压和向外部学习两大阶段,这两大阶段留给对外话语体系中的惯性,一是不会与外界对话,二是与外界对话不自信。

    今天,中国已发展成全球最开放、最自由且较为强壮的经济体,中国的利益也更多地体现出外部性趋向。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滞后的对外话语体系,急需加快构建。

    构建现代对外话语体系,首先需要学术建设上取得可观成果。只有获得超过他人的智力成果,面对显然存在认知偏差的“挤对中国”论时,才能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其次,面对“挤对中国”之说,从企业家到学者,民间应该发出更响亮的声音。那些如王健林一样走上国际舞台的企业家,未来应有更好的表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应该是相对开放的体系,形成官民共同发声的态势,这不仅对纠正外界对中国的认知偏差有助益,而且对那些刻意抹黑中国之举,也是强有力的回击。

    当然,回应外界针对中国的言词,也需要分清,什么是善意什么是恶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面对“挤对中国”的基本功课;做大国公民,是今天开放的中国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