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莫让消费吞没了“节味儿”
孙 懿
//www.workercn.cn2016-06-13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端午巨惠,‘夏’不为利”、“端午大促,限时秒杀”……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打开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映入眼帘的是电商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诸如此类商家借传统节日大搞促销的情况早已经屡见不鲜。近年来,更加让人司空见惯的是异军突起的“网络节日”和“人造节日”:除了最为人们熟知的“11·11光棍节”“5·20网络情人节”,还有“卖萌节”“吃货节”等等一大批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节日”。现如今,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网节到来,都伴随着“红包满天飞,礼物疯狂送”,弥漫的商业气息和人们“买买买”的高涨热情甚至吞没了原本该有的“节味儿”。

  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提升,人们的购买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有了很大提高,消费主义逐渐流行;二是电商崛起后,在固定的节日里与传统商家抢占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营销需求,于是,主动出击制造商机,各种刺激消费的“节日”便应运而生。

  不可否认的是,节日经济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传统节日来说,单纯将它们作为营销商机已经背离了传统节日的本质。而对于“网络节日”和“人造节日”来说,当下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要,受到人们尤其年轻人的追捧和热情参与,但其热度能否长久持续还需打个问号。如果商家只是一味以促销为目的,那么过度的营销很可能让人们在消费和消遣过后对这些缺乏文化载体的“节日”产生疲劳、乏味之感。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美好的人文寓意。过节的方式固然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但传统节日原本的文化道德传承功能不应该被商业利益取代,人们美好情感的表达也不应被消费所束缚。

  然而我们必须反思的是,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逐渐趋向“购物节”,甚至在网节面前日渐式微,渐渐被人们忽视,原因也在于它们在传承过程中没能与时俱进,其中一些属于农耕社会的观念已经与现代文化不相适应。对于从小接触网络的年轻人来说,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认同感不足,相比于守旧的传统节日,轻松有趣的网节自然更符合他们的胃口。

  一边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一边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二者并非不能兼容,而是能够很好地有机结合在一起。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焕发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力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随着“互联网+”思维逐渐深入人心,已经有了许多运用“互联网+”思维助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有益尝试。如从去年端午节开始,由国家网信办指导的“网络中国节·端午”主题活动就已上线,其中包含端午节起源、风俗、文化、诗词欣赏、漫画、图解以及视频节目等,吸引了大量网友尤其是年轻网友的参与互动。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电商促销也并非完全对立。通过策划具有节日文化内涵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或是开发具有节日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等手段,电商也能够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它们陷入“买买买”的狂欢中而失去应有的颜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