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抵御寒潮,怎么防都不过头
魏英杰
//www.workercn.cn2016-01-22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这两天,全省进入抗击强寒潮天气模式,各级各部门严阵以待,媒体全方位跟进报道。按照天气预报,20日出现阴转雨夹雪,21日中雪转大雪,23日出现强冷空气,至27日气温开始回升。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达-8°C以下。

  可是,21日许多杭州市民醒来,发现情况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虽然天上飘着雪花,到了地上却化成了水,很少积雪。许多人前一天还到菜市场、超市抢购蔬菜,这下子有些懵了。于是,朋友圈里开始传各种各样的段子,调侃天气预报有误。比如,有一种冷叫“预报冷”,有一种空叫“超市空”,有一种雪叫“微信雪”。又有段子说:2016年的第一场雪,不是一片雪白而是一片空白,这便是传说中的“互联网+雪”。就此,难免也有些人质疑:这次抗击寒潮是不是搞过头了?言下之意,相关预警预防措施,反倒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对这种论调我不以为然。

  且不说这轮寒潮还不算过去,未来几天怎么演变尚未可知;也不说天气预报不可能精确无误,毫无偏差,就以政府部门防灾减灾制度安排来讲,这么做不仅完全正确,而且体现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民生理念。灾害极端天气比预想的小,这是好事。但对政府部门来讲,却不能在极端天气尚未到来前,就开始麻痹大意,或者疏于防范。更不能因为预警不及时、动员不给力、措施不到位而贻误时机,致使民众生命财产蒙受损失。

  在这问题上,教训可谓不少。1988年12级台风正面袭击杭城,2007年台风“罗莎”带来强降雨令杭州部分城区变成泽国,2013年“菲特”台风创下历史最大单日降雨量,这些往事恐怕许多人都还记忆犹新。“罗莎”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不到原来地下车库会变成蓄水池,甚至不懂得车辆淹水了该怎么办。而“菲特”的超强降雨,再度暴露了城市排涝系统的软肋。这些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都说明了及时提前部署、及时应对的重要性。

  何况,如果真的出现强寒潮气候,气温降到-8°C以下,那不仅是许多人未曾经历过的极端气候,如何有效防灾减灾对相关部门来讲也是一个严峻考验。比如,微信上就有人在问,如果到时候水管冻住了怎么办,停电了又怎么办?这阶段正值小学临近期末考,要不要放假,是不是要提前考试,也须赶紧拿出方案。还有,怎么除雪除冰,怎么保障蔬菜粮食供应,孤寡老人、流浪人员又该怎么照顾,都需要拿出方案,落实到人。如果想到这些方方面面的事情,还有人会认为,应当等到大雪来袭再启动预警机制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强寒潮来与不来,固然对生活的影响不一样,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只要可能出现灾害天气,就必须观念到位、预案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而不容有一丝马虎。对有些人来讲,暴雪来与不来,或许是多睡或少睡一个懒觉的事,可对有关部门而言,这却是职责所系、事关重大。在这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关节,正是考验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时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