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龙敏飞:“滴滴医生”的进步意义与现实局限
//www.workercn.cn2015-11-11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在“互联网+”之风劲吹的今天,医生上门服务日渐火爆。日前,阿里健康联合滴滴出行、名医主刀(手术预约O2O平台)合作推出“滴滴医生”免费送医上门活动。看病难问题被老百姓吐槽多年,如果将来在家就能舒服看病,真不失为一桩美事。不过,在在法律法规未能跟上趋势的今天,送上门的医生靠谱吗?这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1月10日《人民日报》)

  就当下来说,看病难看病贵的确是尴尬的现实缩影。患者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这“三长一短”,已经困扰民众许久。至于医生良好的服务态度,就更不敢奢求了。自然,这也不能全怪医护工作者,因为很多情况下,他们也在超负荷工作,能确保工作质量就不错了,至于服务态度,那的确没有精力去保证。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这样的现状,与公众的期待还有很远的距离。

  在这样的境况下,滴滴医生横空出世。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样类似“专车服务”的“滴滴医生”,是顺应时代需求而诞生的。很多人,尤其是“老幼病残孕”这几类人群,对于医生的上门服务,那是相当期待。而滴滴医生正好抓住了这样的社会心理,其市场潜力无疑是值得期待的。可以说,在传统医学行业略显呆板气的境况下,滴滴医生的出现,有如一泓清泉,对当前的医学行业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当然,对于“滴滴医生”而言,也有一些现实的瓶颈。一方面,不同于上门做饭、美甲、洗车等服务,医疗行业面临更为苛刻的执业条件,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没有跟上“互联网+”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上门服务的医生靠谱吗?风险如何预防?这是绕不开的话题。另一方面,即便上门的医生取得了足够的资质,他能携带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大型的检查与手术,仍然需要患者去医院治疗。

  这就是说,滴滴医生一般的上门医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上门看病,而是提供上门咨询服务罢了。检查、买药、手术等后续众多环节,仍然可能需要去医院。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否定“滴滴医生”的进步意义与正面价值。客观来说,在当前的医患关系下,滴滴医生的存在,只要能够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还是能为改善医患关系贡献一份力量。毕竟,从医生上门服务开始,就意味着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距离,便近了一步。

  滴滴医生背后的延伸服务意识,正是当前医疗行业所欠缺的。仍然记得热播电视剧《心术》中霍思邈关于“好医生”标准的评价: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是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看好病人的病,还要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就当下来说,传统的医疗服务与滴滴医生的良性结合,或许能达到第三重境界,那深化医疗改革便应继续前行。(龙敏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