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魏 青:要“人情”不要“人情消费”
//www.workercn.cn2014-01-21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端午节到了,超市里各种“豪华粽子”又出现了,动辄几百元的粽子并非一般人所能够和愿意消费,不过是很多人用来送礼的借口,而不管是送豪华粽子者还是收礼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人情需要”,似乎没有送礼和“消费”的人情就不是真人情。听了这样的话语,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曾几何时,人情就是人的情意和情谊,也是一种美好的人性,少有金钱和权力等等的渗透和变异。那时候的人情是靠困难之时的帮扶、祸不单行之时的驰援、绝望无助之时的守望等等积攒下的美好情感,提起人情谁都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愉悦感。但是,后来,人情开始变味了,后面出现了一个沉重的后缀和尾巴——“消费”,只要谈到“人情”必然要谈到“消费”, “人情”和“消费”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没有“消费”的人情被很多人瞧不起,冷眼相看,而“人情消费”却大行其道,似乎“人情”不“消费”那就是不近人情,就是无情,就是缺少真情。人情被金钱化、价格化、斤两化,这不能不说是人情的退化。

    人情变成“人情消费”,无疑加大了人情的经济成本,但是更大的危险在于,加大了人情的道德成本,甚至加大了腐败风险。 “人情消费”横冲直撞,谁都会产生道德焦虑症,不安全感无形中加深了,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大家都是“人情消费”的受害者,到最后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道德后遗症。人情急需要从“消费”的泥潭里突围出来,轻装前进,让“人情”少些铜臭味和赤裸裸的急功近利,多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纯真,多些心与心贴近沟通的淡定,多些真情实感的从容,挤干“人情消费”的水分,让人情回归真善美的本意,是每个人的福祉,也是社会文明的福祉。

    要“人情”不要“人情消费”,少些“消费”,多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人情;少些变味的送礼,多些情真意切的义气,才是有正能量的人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