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全球最大“网上经济体”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麦徒
//www.workercn.cn2016-03-22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自昨日下午起,有些人的朋友圈就被“3万亿”刷屏: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1日14时58分,阿里巴巴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GMV)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阿里有望在2016财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

  3万亿,这数字无疑太具震撼力。尽管说,近年来中国电商发展势头之迅猛,在不断突破公众的想象;尽管说,“双十一”电商平台成交额秒破纪录、屡创新高,已不是什么“新闻”;尽管说,阿里揽下的“全球最大”头衔已不计其数,如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全球最大的创业孵化平台……可GMV达3万亿,仍让人为之震惊:这体量太惊人,这态势也太“吓人”。要知道,2015年全球8成以上国家GDP都不足3万亿元人民币。

  阿里GMV突破3万亿,其意义显然溢出了企业业绩层面,而已变成世界商业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当阿里仅用8000多名“小二”、13年时间,就达到了以往世界零售业“霸主”沃尔玛220万人、54年时间创造的体量,这堪称历史性的一刻;作为两种业态发展到极致的代表,阿里对沃尔玛的“超车”,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更迭,昭示着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新经济对传统商业经济的超越。

  3万亿是个里程碑,其背后倚靠的,是中国和世界巨量级的消费市场。中国电商业能蓬勃发展,阿里能成为全球最大“网上经济体”,本质上靠的就是创新和消费。而在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关键窗口期,供给侧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等词眼勾画着中国实现发展提质增效的路径的背景下,这对中国经济大局都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毕竟,它对中国巨大内需市场的开发和科技带动的新兴产业的提振,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吻合;而它展现的新经济的巨大发展势能,到头来,也会加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因素对已有的经济变量平衡关系的改变进程,将中国经济带入另一个“次元”。

  都知道,消费驱动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表征。而电商创造的众多消费场景,就是在提升人们的消费信心,实现内需“挖潜”。以电商鏖战的“双十一”为例,它就已从创造一个消费时点,演变成一种颇具气象的商业消费模式。那些“剁手党”买买买,其实是民间消费潜力的释放,这为新商业经济飞速增长提供了动能,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后劲支撑。更重要的是,电商们调动的高速运转的商业互动体系,完全靠的是市场,这跟行政效能推动“大项目”的发展路径大不相同,显然也有利于市场动力机制的充分激活。

  阿里们的“网上经济体”生态体系建设,并非建立在对实体经济“挤压”的基础上,而是赋能和拥抱实体企业,在助推传统企业“+互联网”中谋求共赢的。它们既在通过计算能力、信用体系、交易流程等,助力传统零售商转型,也带动了网络第三方支付、网店运营、咨询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还要看到,电子商务驱动下的新商业生态完善,也依托于“互联网+”的拉练。支付网络、物流对接体系、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构成了电商的商业服务模块,也是跟传统经济靠“水电油”迥异的新经济基础设施。这也触发了营销、物流、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模式创新的链式反应,很多新兴产业由此衍生、壮大,这也夯实了新经济的“底子”。

  而新经济飞速发展,又切实给公众带来了很多技术便利和发展红利。就拿最直接的就业来说,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仅阿里零售商业生态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1500万。而新经济吸纳更多就业人口,也能缓解当下“去产能”加剧的严峻就业形势。

  就此看,“3万亿”之于中国经济的意义,并非一个数字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在新经济跑道上,全球最大“网上经济体”的存在,让中国多了些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底气和信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