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官员权力的“底线”在哪里
//www.workercn.cn2014-03-1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官员权力的“底线”在哪里

本网评论员 王宪

  两会代表委员讨论深化改革发言中,结合习近平主席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的表述,话锋指向官员权力的不在少数。

  夏德仁委员说,该拆的“庙”一定要拆,宁可养“闲人”,也不养职能交叉部门的“有权人”。牛有成、胡志斌等委员谈到,政府要在履职能力上有提高,常怀敬畏之心,底线思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长期以来,中国官员的权力之大广受诟病。有发达国家的市长在我国受到丰盛款待之后发出自愧不如的感慨:到我那,可没有能力这样接待你。在我国,官员的权力缘何如此之大,“底线”又在哪里?

  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会有不同的答案。堪称优秀、称职的不必说,一定会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作为底线,他们即使不殚精竭虑,也会是兢兢业业,面对群众的口碑如履薄冰。

  如果还有一个介于称职和不称职之间的“中下”标准的话,喝茶看报纸的应该是。不称职的又该怎样呢,上班吊儿郎当,完不成工作量,群众评议为差者。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有些“开拓型”的干部,也不乏突出的政绩,自然属于“优秀”一族。但是,这只是其一面。另一面,在违法乱纪方面他们也是尝试者。动辄千万,甚至上亿、几亿的贪贿或财产来源不明,不用费力查就可“移交司法”。

  权力商品化是守不住底线的典型形式。用于商品化的权力成为利益交换者增值的资本,经过让渡权力,便可很轻易地换回高额利润,让不少官员尝到甜头乐此不疲。在当下商品相对丰富的时代,荣誉、职位、晋升成为炙手的需求,用来交换的更是货币、财物、学位、职称、职务、人情等。权力的底线一经失守,贪婪欲望便像开闸的洪水猛兽。

  由此可见,对贪腐官员来说,权力行使最后的底线即党纪国法。越过这条红线,便走上万劫不复之路。也有坦白交代免于起诉的,少之又少。

  官员手中的权力,并不属于他个人,只是任期内相对的使用权或履行权。一旦他与职务分离,便不再拥有这部分权力。因此,索贿受贿也好,五十九岁综合症也罢,多与此有关。他们感觉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紧迫,顾及不到滥用权力时的市侩形象。当然,对被查处更是心存侥幸。

  和当年“兴亡周期率”之问似曾相识的有,“中国为什么腐败分子多”?使国家受到损失的同时还要蒙受羞辱。我们不妨承认,三十多年前结束的那场“文革”,把国人的道德观念摧残殆尽,没有来得及重树道德标准就被裹挟进汹涌而来的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大潮。可以这样说,无论国家还是后来进入公务员队伍并成为官员的个人,并没有做好准备。

  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是社会精英,包括道德法纪在内的意识应该并不缺乏,国家才敢把权力交付他们。只可惜,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能守住做人为官的底线,到了法庭上才想起辜负了谁,对不起谁。

  改革进入攻坚期,剩下的硬骨头也要顽强地去啃。对反腐败不仅要保持高压态势,还要在防微杜渐上下功夫。加强道德教育和社会监督,让那些还没有逾越底线的官员勒马收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