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公共政策制定不能靠“调价了之”
//www.workercn.cn2013-12-19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公共政策制定不能靠“调价了之”

本网特约评论员 弓长

    近日,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北京地铁调价有了官方信息,有关发言人指出,调整价格旨在优化出行结构,但目前方案仍在酝酿中。“仅高峰期调价”、“普遍调价”、“按里程计价”、“有涨有降”等方案都在分析、比较、研究之中,目前尚无具体的时间表(新华网12月19日消息)。

    实际上,这个官方回应是辟谣也罢,发布信息也好,告诉全社会一个基本信息就是,还是主要考虑用调价的手段来调节地铁出行,虽然没说涨价,但五个方案中有四个是涨价。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最近十分流行的一个网络段子:“你说交通拥堵,给你限号;你说私车太多,让你摇号;你说出租车不好打,给你涨钱;你说油不合格污染空气,给你涨油价。”虽然是一个太有戏谑性质的小段子,却反映了有关部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通行做法”,就是在面临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调整时,调整价格往往会成为一个优先的选择。这次北京地铁调价,似乎又是往这个逻辑去发展。

    现实中,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对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起到了巨大作用,2元的地铁票价为北京赢得了市民的赞誉,地铁成为市民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如果为了分流客源,采取调价的方式让民众去挤公交,能够起到期待的效果吗?在北京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地铁涨价对“刚性”的客流只能徒增经济负担,分流作用微乎其微,而对于那些所谓非刚性客流去分流,如果地面交通还是那么拥堵,试想想谁会为省几块钱去挤同样很挤、且时间一点都没谱的公交车?即便乘客为省钱改乘公交,不等于将地下拥堵挪到地上拥堵了吗?对缓解首都交通拥堵意义何在?所以,地铁客流分流不是一调了之那么简单,更应该考虑治理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

    不仅仅是地铁调价,就像上面段子中反映的,前一段时间公众普遍反映高峰时段打车难,最后出台的政策就是提高出租车起步价,效果如何现在恐怕不能说打车不难了。实际上,缓解打车难的最重要措施就应当是大力发展地铁、城铁等公共交通,现在你再去提高地铁的乘坐费用,无异于再次把负担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靠一种简单的公共决策逻辑来进行治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今天地铁涨价,明天地上公交涨价,后天出租涨价,大后天汽车限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交通拥堵没完全处理好老百姓负担却不断增加,想必这并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这件事再次提醒政策制定者,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切忌简单化的“堵”、“罚”、“限”,如果这些政策使用不好,损害的不仅是公众的利益,更有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并非说北京地铁就不能调价,也并不否认调价是公共政策的一种措施,而是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多做实地调研,多进行科学论证,充分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不能一调了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