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颜新武:“贫困帽子”下,谁在享用大餐
//www.workercn.cn2013-12-26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后,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的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相关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13版)

    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近年来,地方政府争戴“贫困帽子”的活剧在持续上演。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顶帽子虽然不中看,但很中用,一旦戴上贫困的帽子,就意味着每年将获得国家巨额的扶贫资金。因此,一些并不贫困的县也加入抢戴帽子的行列。黑龙江省的县级市海伦市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海伦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高达19.5%.按照2012年中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标准,人均年收入少于2300元的才算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帽子”本戴不到海伦市头上。但当地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救助和政策倾斜,千方百计削尖脑袋,不惜捏造数据,上下公关,极力哭穷,终于如愿以偿戴上了“贫困帽子”。这本来就是一种欺骗行为,虽然为地方争取了利益,却侵占了国家有限的扶贫资金,对真正需要救助的贫困县不公平。

    更让人侧目的是,一边“哭”着争戴“贫困帽子”,转身又大手大脚地花钱,耗资近亿建起豪华办公楼。“贫困帽子”与“豪华衙门”的强烈对比不仅刺人眼球,还告诉公众一个事实,当地政府哭求来的扶贫资金,并未按照中央的要求用于民生的改善,至少有一部分被公职人员“享用”了。难怪当地农民嘲讽“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扶贫救助没有给当地农民带来多少实惠,倒成了某些手握权力者的大餐。

    在“贫困帽子”下享用大餐的,可能还有那些发帽子的人。当地有干部透露,为了争到这顶帽子,海伦市在申报材料中,玩起了“帽子戏法”,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高达19.5%”的数据,转眼变成了“农村贫困人口近17万,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70%的农户靠借贷维持生产生活,扣除人员工资和上划,全市财政收入亏空高达3.5亿元”的哭诉状,并跑省里,上北京,动用了“过硬关系”,做出了“超常努力”,其哭功着实了得。公众疑惑的是,负责扶贫工作的上级不是睁眼瞎,对为申报贫困县而刻意捏造、严重缩水的数据应该心知肚明,为何要违规给并不符合条件的海伦市戴上“贫困帽子”? 难道仅仅因为其是“会哭的孩子”而产生恻隐之心?“每一次违规都可能藏着腐败”,那些掌管“贫困帽子”发放的人,恐怕难逃借权力自肥的嫌疑。

    扶贫是国家的一项善政,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在某些人的权力运作下,这项善政被扭曲变味,甚至成为谋取私利的幌子。善政要结出善果,必须扎紧制度的篱笆,让觊觎者无处下手,违规者受到棒喝,让善政真正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