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文化点评
//www.workercn.cn2014-04-0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葫芦娃“真人版”筹拍

    经典翻拍并非轻易之事

    据四川日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官方网站上“2014年2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里,《葫芦娃》赫然在列,内容提要里“爷爷”变成“卖炭翁刘老汉”,“蛇精与蝎子精”变身“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在网上,许多网友对这部剧的翻拍不持乐观态度,有网友称,“请不要毁掉我的童年!”

    背景:葫芦娃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出品的动画片《葫芦兄弟》中的角色。虽然全剧一共只有13集,每集只有10分钟,但却因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性而成为“80后”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主题曲更是脍炙人口。2008年,该厂曾将“葫芦娃”的剧场版重新搬上电影院。作为“葫芦娃”的出品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已经就此次翻拍提出了异议。

    声音: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陆天明:翻拍作为影视创作中的一种类型,是不能否定的。在拍之前,就做出一定不好的结论也是不对的。尽管如此,网友反对翻拍剧也是由于相当多的翻拍者只注重媚俗市场,搞出一些非常出格、雷人的作品。

    点评:包括动画、影视剧在内的经典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观众共同的美丽回忆,更是一笔精神财富。由于我国影视剧产量过大,不少影视剧的制作方面临着题材枯竭的窘境,不得不把目光对准了旧有经典,试图通过翻拍经典来吸引眼球。部分经典影视剧,的确因其所处时代,本身存在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翻拍不失为重新让经典走近观众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经典翻拍过程中,制作方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完全照搬经典则落得“拾人牙慧”,难以吸引观众,过于创新则反而会被诟病“亵渎经典”,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如何在尊重经典的前提下再造经典,并非易事。翻拍经典,需要拿出比当年更优质的制作力量,如果只是为了谋利而翻拍,那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拍戏不是拍剧本”引争议

    编剧应是电视剧制作的中心

    据长沙晚报 某知名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拍戏不是拍剧本”的观点,在编剧界引起较大反应,编剧宋方金发表一篇长微博,矛头直指该演员在片场随意改戏、将个人凌驾于角色之上等做法,造成作品呈现走样,喜剧变成了闹剧,随后该微博被转发数万次之多,并在业界引发了关于影视创作中编剧、演员、导演关系的争论。

    背景:在发达国家,电视剧剧本和电影剧本的产出方式完全不同,电影剧本先于电影存在,而电视剧开拍前并不需要先有剧本,而是明确主题,推出试播集,之后才会组建编剧团队。

    一部电视剧往往不止一个编剧,通常来说,美剧的编剧团队根据剧集数量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不等,而编剧团队的负责人,甚至可以兼作制作人,参与电视剧分红,对剧集的走向和演员的选用有绝对的主导权。

    声音:演员宋丹丹:我从来没说过拍戏不用剧本,作为演员一生梦寐以求的就是遇到好剧本。但如果你要是一直执著地等完美的剧本,那可能大量的时间你都没有工作。因此当你拿到不够完美的剧本时,就要和导演及演员一起二度创作。

    编剧宋方金:她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应该尽量去理解人物、塑造人物,而不是让人物来适应她。后来我想,这可能就是目前中国演员最大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演员,已经丧失了塑造人物的能力,他们只想借助人物展现自己身上最有魅力的那部分。演员已经不是在演人物,而是在演自己的瞬间,借助这些瞬间,塑造自己。现在的演员,都觉得自己大于人物。

    点评:与其说这场争论是讨论“拍戏是听剧本的还是听演员的”,不如说是在讨论电视剧到底该以谁为中心,编剧、导演还是演员?在电视剧制作更为成熟的国家,编剧地位不容撼动,得罪编剧的演员,往往其角色会被“写死”或者“出国”,变相被“开除”。美剧《绝望的主妇》中,伊迪的扮演者谢里丹和该剧制片人兼编剧马克一直有矛盾。于是,编剧就“安排”伊迪这一角色在雨夜撞上了电线杆身亡。换言之,我国编剧尚处于“弱势群体”,编剧别说主导剧情,甚至还在为署名权、提高编剧收入而呐喊,电视剧更多是以演员尤其是名演员为中心。这样的电视剧制作模式,使得国产电视剧难有经典。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