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西安晚报:希望小学“夭折”,尽在一念间?
//www.workercn.cn2013-10-31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更多

    在海拔1350米的湖南炎陵县大院农场,几代人盼了近20年后,终于建起希望小学。可完全竣工仅1年,它就遭强拆,还有村民因阻拦被打伤。据了解,强拆是因当地引入计划投资过百亿的项目,该小学所在地块被划入首批征地范围。如今,孩子们被迁入过渡性“板房学校”。(10月30日《法制日报》)

    安全校舍,盼了多年,毁于一旦,令人扼腕。“短命”的希望小学,如今已沦为废墟,可“破灭”的,又何止这所学校?

    据了解,在当地,多年以来,孩子们都是在泥垒危房、水泥砖房里上学。让孩子有现代校舍可栖身,也成了百姓的殷切期许。不难想见,该希望小学之于当地,犹如“久旱后的甘霖”,殊为可贵,也润泽了干涸的教育土壤。

    义工队捐资援建、师生现场募捐、教育部门拨款……爱心凝聚、责任汇流下,该小学才得以建成,可以说,它来之不易,也满载着希望。谁料到,孩子们刚免于“危房”之困,却又因拆迁,再陷险境——因新建的希望小学,已被碾作尘土,孩子们被逼无奈,只能迁入过渡性“板房学校”,而在该板房旁,还挂着“山洪灾害隐患警示牌”。

    不堪想象,在教育现代化语境中,孩子们连有个稳固安全的校舍,都成了奢望,只能在艰险环境里求学,在蓬门荜户中上课。也正因不满,在拆迁时,百姓几番阻止、自发值守。“拆校”与“护校”的对垒,也持续多时。

    遗憾的是,希望小学最终还是被拆,虽然它还崭新,虽然百姓极力阻拦。而拆迁缘由,就是得服从于规划,在上百亿项目的面前,学校就得让路。一边是当地政府力推的“一号工程”,一边是百姓“像佛一样供着”的新学校,两方博弈,结局并不难猜。

    拆除才竣工1年的学校,既是资源浪费,也会让百姓的“改善校舍”诉求落空,可这为何阻挡不了强拆步伐?当地教育局官员称,该希望小学虽由爱心人士捐赠,但产权是教育局的,所以村民无权阻止拆迁。

    看似堂皇,却不合乎情理:建希望小学,旨在保障孩子的教育权利,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教育局在接手之初,就该懂得它寄予的民生诉求,而不可轻易辜负。如今说拆就拆,对百姓呼声全然不顾,完全一己说了算,显然难服人心。

    遮蔽民意,对希望小学执意强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利益考量。对当地主政者来说,百亿项目是绝对诱惑,在引资跟政绩直接挂钩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难得良机。相较于学校这“隐性资产”,项目更能兑换为“看得见的利益”,跟政绩的直接关联度也更高。当地“举全县之力”推项目,甚至到处打出“项目重于一切”的标语,也就不足为奇。

    “设庠序以化于邑”,抑或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项目”面前,都失去分量。只不过,罔顾民意,必然要承受代价:就现实看,当地“拆校”与“护校”之争,就以双输收场,孩子进了板房,项目也没在预定日期顺利奠基。毕竟,民众诉求不是“堵”得住的:孩子上学,岂能连个安全校舍都没?

    事实上,在2012年,国务院就曾下发意见,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和布局调整,必须严格履行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涉事小学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乡村学校”,可其废置、拆除,也该参照这规定,遵循规则。

    “拆校”上项目,不能尽在一念间,而应慎重掂量。就眼下看,希望小学已“夭折”,但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安全校舍,不能没答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