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二十四节气
田东江
//www.workercn.cn2016-12-06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11月30日下午,从埃塞俄比亚传来好消息,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我们的前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尚书·尧典》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这意味着时人已经掌握了“二分”和“二至”,其中的日中、宵中即指春分、秋分,日永、日短即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又把“二分”叫做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把“二至”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因为这两天一天白天最长一天白天最短。

  《左传·僖公五年》传曰:“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每月朔日在太庙听治一月之政事),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云物,云的色彩,《周礼》所谓‘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为备故也。”历史学家杨伯峻先生认为,这意味着时人已经掌握了“四立”,此中分为春分、秋分,至为夏至、冬至,启则指立春、立夏,闭则指立秋、立冬。那么,前面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国君于“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台以望天象即日旁云气之色,以占吉凶,对未来心里能早点儿有谱。“四立”何以称为启、闭?杨先生如此解释,春生夏长,古人谓之阳气用事,启,开也,故谓之启;而秋收冬藏,古人谓之阴气用事,故谓之闭。

  到了《吕氏春秋》那里,便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了。其开篇《孟春纪》即谈及立春时的规定动作:“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到了立春那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立夏、立秋、立冬的时候也是这套程序,只是太史分别又说了“盛德在火、在金、在水”一类的话,因此天子这三天大概同样没有肉吃。“还”的时候,出手也不尽相同,立夏“还,乃行赏封侯庆赐,无不欣悦”;立秋“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立冬“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到了《淮南子》,我们更见到了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称,表明至少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淮南子·天文训》曰:“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然后,从冬至开始,每“加十五日”,则道出一节气名称,小寒、大寒、立春……再以冬至终,次序和今天一模一样。不过,《汉书》的记载表明,这个次序实际上被后人微调过了,其《律历志》在“惊蛰”之下有“今曰雨水”,“雨水”之下有“今曰惊蛰”,“谷雨”之下有“今曰清明”,足证汉初惊蛰尚排在雨水的前面,谷雨尚排在清明的前面。所以,何宁先生集释《淮南子》时认为:“后人以今之节气改之也。”孔颖达《左传正义》干脆点明,更改就发生在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间。调整的目的何在?大约节气名称的含义更接近时令之故吧。

  二十四节气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农业社会就是揭示时令特征、指导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京郊农民完全照此行事。宋人即编辑了《岁时杂咏》,二十四节气成为诗人灵感迸发的重要题材。以四立来说吧,只挑名人的,孟浩然有《立春日对雪》,“迎气当春立,承恩喜雪来。润从河汉落,花逼艳阳开”云云;司马光有《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之》,“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云云;白居易有《立秋日曲江忆元九》,“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云云;范成大有《立冬夜舟中作》,“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云云。诸如此类,都是在借时令而抒发各种情感。

  前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是科学认知的基础。2006年6月,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啻一种肯定。现在,二十四节气又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同时也意味着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踏上了新的征程。最起码,“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如何焕发出新的活力,还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课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