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将薪比薪”莫比歪
兰草
//www.workercn.cn2016-02-25来源: 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网上曝出一则新闻:商人李忠飞在网上实名举报广西防城港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罗某,称罗某以亲戚经商需要周转资金为由,两次公然向其索要巨额贿赂。对此,该市副市长农某居然“谬语连珠”,指责李忠飞:“你犯傻啊,你举报罗某,你的企业就是死路一条!”“这世界上有什么公平可言,我的亲戚家里仍很穷,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你却开着豪车……”

  对于“犯傻论”,网友们已经口诛笔伐,但对“公平论”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其实,农某对罗某明目张胆的索贿行为抱着“欣赏”态度并为其张目,对举报贪官的商人给予无情奚落和打压,全都来自一种畸形的、危险的攀比心理。有人说,将薪比薪,是找不痛快的快捷方式,这话我信。除了比薪,比房、比车、比名利、比职务、比待遇……也容易“找不痛快”。一般人倒也罢了,不过是本人“不痛快”而已,要是领导干部也“将薪比薪”,那就“兹事体大”,可能导致千百万百姓“不痛快”。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看到别人一掷千金,觉得自己忒“寒酸”,这么一比,便心猿意马,开始痴迷、收受升值空间巨大的玉石,最终栽倒在“疯狂的石头”上。他在法庭最后陈述时称,犯罪的原因之一是“贪图享乐、攀比心态滋长”。湖南临湘市原市长龚卫国本来事业心、能力都很强,在竞争市委书记岗位时,他暗自比较,觉得自己是“补缺”的最佳人选,不料未能如愿,于是把升迁的失望写在脸上,开始吸毒,在幻觉中寻求安慰,断送前程……

  一些官员走向堕落的深渊,错不在比,关键在于跟谁比、比什么、怎么比,特别是领导干部,“比”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需要摆正思想天平、明确前进方向、定好人生坐标。雷锋说,生活上向低标准的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的看齐。所谓“低标准”,不是不要报酬,也不是穷困潦倒,而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提倡“高标准”,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通过比较,在境界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心灵和谐等方面见个优劣,看到差距,见贤思齐,比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比出谋事创业的干劲,比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宁波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颜志定,标准打扮是一身布衣、一双解放鞋,一辆28寸的自行车骑了一辈子;一家6口多年挤在18平方米的老式板房,后来才分到一套两居室房子,退休时婉言谢绝组织给他换大一点房子的要求,说这样住着挺好。他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即使累坏身子、苦了妻子、误了孩子也在所不惜。他说,自己幼年丧父,靠为别人放牛、打零杂为生,是党使他翻身做主人,要懂得感恩。他在待遇上向下比,比出知足惜福,比出清澈纯粹;工作上向上比,比出凛然正气,比出蓬勃朝气,成为广大干部学习的楷模。

  相反,不良攀比心理容易腐蚀干部思想,一些人跟出手阔绰的大款比,恨自己辛辛苦苦却手头拮据,比出了怨气;能力平平,却总觉得怀才不遇,组织上亏待了他,比出了泄气;养尊处优,不思进取,觉得自己太老实、太吃亏,觉得犯了傻气;浮躁不安,急功近利,在工作上同后进的人比,比出了傲气;以过去的“宽松”比现在的“严格”,觉得约束太多、监督太严,比出了怒气;年龄增长或退休在即,就开始混日子,按部就班,按图索骥,比出了暮气;思想“沙化”,迷失本性,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歪道上,胆大妄为、铤而走险,比出了邪气……

  前不久,在参观我市举办的廉政展览时,笔者看到一组雕塑,感触良多:一个陷身囹圄的官员隔着玻璃见到前来探视的妻儿,泪流满面;一个贪官贪婪地凝视着铁窗之外的自然风光,怅然若失。可见,“薪”并不是人生追求的全部,与尊严、自由这些最宝贵的东西相比,金钱、财富都是浮云,一旦为欲所惑、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便经不起诱惑、守不了清贫、耐不住寂寞,甚至把自己“比”上不归路。可惜,许多贪官是在失去自由后,才顿时明白了这些道理,悔之晚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