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繁荣背后的隐忧
沈海平
//www.workercn.cn2016-02-24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每年的春节,都是在外的游子返乡的时节。由于时间的、地理的、文化的等因素而造成的距离感、穿越感、落差感,使“游子”们在与故乡———被喻为最熟悉的陌生地亲密接触时,每每在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不过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跳出“农门”的人在回望农村时所秀的一种优越感,而且走马观花式的、碎片式的观察,未必能发现真问题。

  在笔者看来,尽管“盲人摸象”式的观察可能有失片面,“还乡体”所传达的仍然是值得珍视的声音。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化大潮中,除了那些凤毛麟角的“明星村”,绝大多数农村属于“被遗忘的角落”,农民则属于最为庞大的“沉默的大多数”。只是借着春节这一契机,城乡之间大规模的迁徙和流动,城市和乡村、知识精英和底层民众才有了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并透过自媒体这一管道,打捞出“沉默的声音”,呈现出中国农村最真实的、原生态的样貌。

  笔者的故乡在中部农村,这里也许可以作为中国千万乡村的样本:地处丘陵,与地域内中心城区不远不近,交通还算便利;没有什么资源,村民传统的生存资源就是一亩三分地,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出外打工。靠着在外辛苦打拼,很多人挣下了可观的钱,回到家中翻建新房,一栋一栋拔地而起,面积、样式可以比肩城里人的别墅。少数更富足者还购置了汽车。至少从生活方式上看,已经完全城市化了。然而,在表面的“繁荣”背后,却有着诸多问题和隐忧。

  农村的衰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等,这些都只是问题的结果,而非问题的根源。农村发展严重依附于城市,这两年城里相当数量的工厂关门或裁员,一向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也不景气,这一切都给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劳动力构成中,农民工是最缺乏技术和培训的,因此每当就业市场萎缩时,农民工是最先受到冲击的群体。春节期间,在与村里的年轻人聊天时,他们都称,现在找工作比过去难了。农民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初级制造业的产物,实践表明,这些传统产业已经遇到了巨大的瓶颈。国家正在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自动化、机器人、3D打印将会深刻地改变传统的就业市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何去何从,是个问题。有人说,农民工还有家园可以退守,还有土地。然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早已远离农业,种地已经都不会了。何况土地早已荒废,长满了杂草,很多耕地还被盖上了房子,或因修路等而被征用。因此,除了漂亮的房子,农民工已无处可以退守。

  近来,最为热门的科技新闻是引力波的发现。其实在社会领域内,引力波同样存在。城市作为各种资源的聚集地,也是一种引力源,它可以将周边甚至更大范围乡村的资源吸引至自身,以助力城市的发展,而农村则出现相对的衰落甚至衰败。另一方面,原有的户籍制度所构建的城乡壁垒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融入城市并平等分享改革和发展的红利。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已启动,城乡壁垒在打破,农民享有了更多迁徙和就业的自由。然而要真正解决农村问题,并非放开户籍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进行大设计。

  有人说,所谓农村问题,都是中国问题。这话还可以反过来说,所谓中国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因为中国在传统上就是一个农业社会,改革就是向工业或后工业社会转型,目前这种转型依然在路上。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和转型,即使城市发展得再光鲜亮丽,中国也终将是泥足巨人。(作者系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