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张 贺:节日的命运
//www.workercn.cn2014-01-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传统节日是民族心灵的密码。一个民族的追求与向往、历史与传承往往通过节日彰显出来。传统节日期间的各种带有仪式性的活动甚至饮食,都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波澜,使人们深深感觉到自己是这个民族的一分子。因此,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身份认同,是区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一个标志。

    传统节日的兴衰也往往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昌盛,则节日兴旺;国家衰弱,则节日黯淡。特别是在中国,近百年来人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凸显了这种关联性。

    近代以来,面对国事日非、神州陆沉的状况,探索民族命运的人在饱受心灵焦灼之时难免把落后的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上。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传统伦理、传统道德乃至传统节日,统统被视为腐朽的东西而被列为扫荡的对象。1928年,民国政府甚至发布政令,要废除春节。贺年、团拜、祭祖、观灯、扎彩、贴春联等春节民俗也被要求挪到阳历新年。如此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直至今天仍有余响。不过,正如我们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彻底割断传统文化,春节等传统节日依然代代传承,以至形成春运这样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

    改革开放以后,国力增强,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随之一变,审视的目光不再是严峻的,而更多的带有几分温情。传统节日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在增加。人们不再视传统节日为老派过时、不得不过的节,而开始珍视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情感与身份认同。

    这种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上升必然使人更加重视传统节日。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从普通民众到专家学者都在反思:“为什么发源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竟然被别国抢先申遗?”“找回失落的传统”“不要忘记自己民族的根”等呼声不断高涨。对传统节日的淡漠成了民众的心头之痛。为了弥补这一缺憾,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传统节日日益受到重视。

    今天的中国,已不仅仅是传统节日在复兴,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历史讲座持续热播、儒家典籍成为畅销书、国学班成职场高管新宠……这股传统文化热至今仍未退去。百年轮回,今天的我们显然有条件也有责任比先贤们更为从容、更为理性地对待传统。如果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听起来较为概念化,那么我们不妨这样看:传统不是死去的那部分,它依然活在我们身上;传统是为人特别是为今天活着的人而存在的;放弃阻碍生活的那部分,坚守维系生活的那部分。过好我们的节日,就对得起我们的传统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