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曹鹏程:“无根者”的希望让城市成长
//www.workercn.cn2013-12-0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维持城市生长的不是砖头和沙粒,而是那些“无根之人”为了立足城市而进行的奋斗和创新。在“后城市化”时代,保持开放的城市网络显得更为必要

    曾在柬埔寨住过一个富丽堂皇的酒店。凭窗望去,小河树林,风景如画。但在美景之外不过三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座漆黑恶臭、没有窗户的高楼,拥挤和贫困一览无余。从当地导游口中得知,这个贫民窟几个月前过了一场火,窗户全被烧光。人们为何还愿意在透视下生活?相处几日后,这位导游才对我说,这里离市中心近,方便找工作。他的父辈也曾在这种地方呆过。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是城市保持活力的关键。北京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日本《每日新闻》曾经描绘,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地下出租屋中有“另一个北京”。它创造着新增长点,延缓了城市的衰老。其实在世界许多城市的角落里,几乎都能发现自然生长的活力。M-Pesa移动支付系统,最初起源于肯尼亚棚户区里的街头商贩;借助于社会组织的技术、小部分外部资金和社区劳动力,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奥兰吉社区自建了高性能、低成本的排污系统;印度德里的贫民窟发明了“儿童发展宝库”银行,教街头儿童存储未来,攒下5%的利息……

    这种活力的发挥往往依赖于移民与城市网络的关系,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城市规划专家简·雅各布斯曾于上世纪50年代考察费城棚户区改建。整个计划采用了严格的区域划分,低住宅密度、广场宽大,“效果图看起来非常美好,上面还有许多小小的人”。多年之后,当她重新走访实地,发现社区跟效果图一模一样,但方圆几个街区只看到一个小男孩,神情落寞地踢着一个轮胎。雅各布斯后来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总结道,城市小区是有机体,必须按照居民的希望发展各项功能,不该对用途、密集度或变化施加限制。

    进入城市的移民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融入城市网络。英国广播公司资深评论家盖亚·文斯举例,哥伦比亚的麦德林曾是“谋杀之都”,随着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善,特别是使用廉价地铁系统将贫穷的移民和富裕的市中心相联,现在这座城市已焕然一新;无独有偶,巴西政府则尝试修建缆车,把里约热内卢阿莱芒区山脚的城市与山顶的群居贫民连接,贫民每天可以免费乘坐两次,提高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在今天的东伦敦、马德里新郊、多伦多公共住宅区等地方,随处可见这种具备有机性和连接性的小区。甚至曼哈顿的黄金地段、伦敦的肯辛顿和切尔西、巴黎的第六与第七区,都是土地使用混杂的地区,城市网络得到最大利用。

    据报道,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已有超过两亿人从棚户区搬出,还有超过十亿人居住在棚屋内。《落脚城市》的作者道格·桑德斯认为,未来几十年,多达二三十亿,约占全球1/3的农业人口将移入城市。维持城市生长的不是砖头和沙粒,而是那些“无根之人”为了立足城市而进行的奋斗和创新。在“后城市化”时代,保持开放的城市网络显得更为必要。正如狄更斯在一首小诗中提到的:“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重视城市外来移民的处境,就可能生成进步和增长的力量;而排挤他们的发展,则可能留下犯罪和衰败的伤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