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孟西周:文盲姐姐爱“文化”
//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出身农村、今年已经60多岁的姐姐,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上学,一直是个文盲。不识字和大半生的贫困似乎并没有真正切断姐姐与“文化”的联系。随着日子的逐渐好转,老了的姐姐却喜欢上了“文化”:只要见面,不是问我怎样查字典,就是央求我带她去洛阳看博物馆、民俗馆,还希望到少林寺赶赶庙会……

    姐姐近来迷上的是画画,说想把过去的经历和知道的东西给画下来,例如她小时候见到的水车、轧花车、犁地耙田,六十年代初洛阳火车站的瓦房茅屋,还有内埠镇的牌坊等等。

    一段时间过去了,姐姐真的拿了厚厚的一本“画册”来让我看——当然,画得不好。因为不知道什么叫“透视”,画出的东西没有层次感,人物身体四肢的比例也不合适,眼鼻五官更是“勉强像那么回事”,但却古朴生动,惹人喜欢。按图索骥,对照一页页的内容,姐姐都能把里面的每个细节都讲得非常详细:

    “这是内埠过街楼,上面雕刻的都是人物花鸟,好看极了。上面一个个的人物为啥不画五官呢?听老年人说,这牌坊是为一个守节的寡妇立的。不想牌坊立好了,寡妇却变心要嫁人,而且态度非常坚决,谁劝都没用。妥协的结果,是让寡妇自己把上面人物的眼鼻五官用锤子给砸掉,因为‘她没脸’……”

    姐姐所在的辛店,这些年来家家户户加工寿衣,生意做到全国各地,是远近闻名的专业村。姐姐原来也干这一行,后来逐渐对过去新嫁娘穿的云肩、绣裙、披风等产生了兴趣。姐姐不仅收藏有好多明清、民国时期的民间刺绣,还照葫芦画瓢自己动手来做。一是因为这东西小时候就做过,二来村子里各色绸缎、花边、珠子到处都有,姐姐做的披风、云肩居然有模有样,不光颜色鲜艳环佩叮咚,人物故事也异常丰富,什么“六合同春、捷报频传、喜上眉梢”等等叫人想看又想听。

    由于起步早,生意做得好,这些年村子里的人都挺有钱,一有钱游手好闲的人也多了起来。尤其是老年人不是迷恋于打麻将,就是宅着没事做。姐姐看不起这种人,说“再有钱、年龄再大也不能死吃懒做,要找些自己喜欢的、认为有用的事情来做……”

    我支持姐姐,希望姐姐利用自己的所知、所能办一个小小的、家庭式的民俗博物馆,好让更多的人记住历史,记住过去,记住家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