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杨朝清:空巢老人耍横呼唤新型养老模式
//www.workercn.cn2014-02-26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家住江苏南京市盐仓桥东街的一名空巢老人莫名其妙地向邻居门口泼开水,此举引起邻居恐慌并报警。民警到场后通过交流,发现老人曾是一家单位的工程师,退休后一开始感觉很清闲舒服,后来就觉得内心孤单,虽然有三个子女,但都不住一起,偶尔儿子会回来帮她做饭。(2月25日《扬子晚报》)

    不论是坐公交车打发时间,还是盼着儿子早点下班的“救命呼喊”,抑或“空巢老人耍横”,老年人“老无所乐”的艰辛和无力感,一次次引发人们的叩问和反思。要从根本上杜绝老年人“独自凄凉无人语”的悲情,必须探索养老模式的新渠道。

    在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里,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以后再 “反哺”,而西方家庭的养老则是一种单向循环的“接力”模式,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以后继续抚养下一代,老人则被推向社会。如何扬长避短,将“反哺”和“接力”有机地结合,是探索中国养老模式不可绕行的路径。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兼具居家养老和民营养老院的优点,克服和摒弃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社区养老以社区为载体,由政府、非营利组织、家庭成员及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此外,社区养老虽然将民营养老院的各类服务引入社区,但并没有对老人采取集中供养的方式,较好地处理了养老过程中传统文化、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一项调查显示,95%的老人都希望在自己家中养老。这边厢,大多数年轻人奔波劳碌,居家养老不堪重负,“常回家看看”也难以从愿望走向现实;那边厢,许多老人对“掏钱买服务”说不,宁可压抑自己的养老需要,也不愿意自费购买服务。因此,修复养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裂痕,固然需要养老模式的优化设计,也离不开养老观念的改变和更新。

    让老年人过上安全、有品质、有人文关怀的晚年生活,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指数,也考验公共治理的智慧和能力。探索现代养老保障模式,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与服务事业,推动社区养老,才能纾解“空巢老人耍横”的无奈与悲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