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保安防医闹不如正医风
//www.workercn.cn2013-10-2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暴力伤医,是个沉重话题,也是不争的现实。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涉及北京、黑龙江等8省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这种现实情势下,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用以防止恶性“医闹”、打造“平安医院”。比如将实施20张病床1名保安标准。(10月23日《京华时报》)

    建议:重建医患互信是根本

    医院作为聚集人员较多的公众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安,以维持秩序,处置发生的极端行为,是有必要的。但以防止恶性“医闹”的名义增配大量保安,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一,增配保安的费用从哪里出?如果平摊到每位患者身上,不仅会进一步加剧“看病贵”的问题,实质上也是不合理的;其二,恶性“医闹”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框,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医院的“城管”,不是恶性的、甚至是普通的纠纷和争议,也都由保安通过单方面保护医生和医院来“维稳”了。

    近年来“医闹”之所以频发,原因在三个方面:一是医患互信的丧失,特别是在“看病难、看病贵”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患者就认为医院是赚钱的,医生是拿红包、拿回扣的,而不是救死扶伤的,患者一开始就对医院和医生带着怀疑和防备之心,这就为“医闹”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二是公平处理机制的缺失,缺乏合理有效的纠纷化解机制。一方面,患者往往缺乏权益保护和申诉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是不“闹”不重视;另一方面是医疗纠纷的监督体系和仲裁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滞后,让患者不愿选择司法维权。更重要的是,医疗纠纷的相关证据多掌握在医生和医院手中,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调解,患者觉得是“老子帮儿子”,医疗事故鉴定又往往由同一个圈子的医生完成,患者会觉得是“兄弟帮兄弟”。加之现在的诉讼渠道又过于费时、费钱、费精力,从而造成司法在化解医疗纠纷过程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所以,解决“医闹”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在重建医患互信关系上下功夫。

    当下医患矛盾的激化就像压力持续高升的高压锅,相关部门迫切需要采取的措施,显然是“排气或降火”,而不是“搬块石头压在上面”。没有根治之策,增派保安或许可以强力维持医院的秩序,但却不能保证“医闹”甚至是恶性事件的继续发生。(郭文婧)

    赞成:缓解医疗人员不安全感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的跨领域联手有两层意义,第一、这意味着卫生领域和治安管理层面的一次跨越联手,更是我国卫生领域的一次技术性的尝试。其结果主要是给卫生机构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治安环境,保障了医疗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使卫生医疗事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第二、这也折射出了我国卫生领域治安环境的一种不尽如人意。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圣地,在很多人眼里医生高贵的品性仍然是“活菩萨”显世的表现,但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却成了医院治安受人诟病的老大难问题。“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对患者加强法制教育,引导患者合理维权”也说明了现今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就医过程的不满意、对医生工作的不理解并剑走偏锋暴力维权的事实。《意见》的出台意味着:病态的医患关系产生的医院治安不稳定性因素将得到控制。

    医患纠纷是目前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主要矛盾。因为医患纠纷导致的危害人身安全、影响社会公共治安秩序的事情屡有发生。患者家属大闹医院、医院与病人对簿公堂等事件常见报端,更不乏致恶劣后果的案件,这还不包括普通的肢体和口角冲突,但这已经说明了医疗工作人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受害者”。在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漩涡中,医疗工作人员其实时时都面临一种可能发生的被伤害的威胁。所以,与患者无二,医生也是需要被救治的病患。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的《意见》是一剂良药,至少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周成洋)

    质疑:两方变三方,关系更复杂

    此举值得肯定。然而,防“医闹”,配保安不如正医风。

    既然是“医闹”,就是医方和患方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恶性“医闹”,大多情况下主要责任在患方,但医方不能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说得实际一点,医方和患方的强弱对比不言自明,很多情况下如果医方处理得好,“医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君不见,患者死了数日,医院还在收诊疗费;妇女刮宫两月,胎儿居然还活着;人死在医院,却连一个说法也没有,医院就说一句“你打官司吧”……医方在诸如此类的事情中一如既往地高高在上,无疑让患者很受伤。

    医院方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医术的,但很多是医德医风方面的。医生是白衣天使,医院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如果医方多为患者着想,多一点人性关爱,多一点人文情怀,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暖心话,想必“医闹”不会发生得如此频繁。

    发生“医闹”,配保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者,保安是医院配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保安与医方利益攸关,与患者没有任何利益牵扯,他们会为谁说话?二者,保安素质良莠不齐,处理“医闹”时,有的保安不但起不到保证医患双方安全的作用,反而会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三者,“医闹”有保安参与,把“两方”变成“三方”,把关系搞得更复杂,往往把事情弄糟。四者,从既往经验来看,哪起“医闹”是保安解决的?

    防止“医闹”,首先应从正医风入手。医院要把患者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二位;医生心中要永远装着患者,把患者当成“顾客”和“上帝”。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医方对得起患者,患者怎会对不起医方,偏偏要制造“医闹”呢?当前,医卫改革正在强力推进,医患和谐成为改革最大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医方必须主动作为。(毛开云)

    剖析:背后依然是投入不足

    这种措施,仅仅是在拼“硬”力,带着一种以暴制暴的治理思维,传播的信号是,你玩拳头,我可不怕,我们也有。很担心的一种现象是,医院以为配齐了防卫的保安,安全上就可以做到足够的有备无患,而麻痹了解决问题的思想。这样的事件并非没有发生过。在南昌某医院,患者家属纠集了近百人围堵医院后,医院冲出了大批的“打手”来迎战,这是一支由医院职工、保安组成的“护院队”。结果是没有把病人吓退,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变成了更大范围内的一种矛盾和斗殴。

    医患矛盾激化,医疗纠纷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暴力伤医事件此起彼伏,意味着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应付这种新变化,失去公信力,这才是暴力伤医事件剧增的根源所在。

    首先,要尽快大面积推广医疗责任险,确保在医疗事故或意外发生后,由第三方的保险机构来承担大部分的经济赔偿。一旦出现了类似的医疗意外,患者去找保险公司,通过第三方鉴定,来进行索赔,避免了医患直接面对冲突造成的矛盾激化。

    其次,医院服务的软件要再升级。就医消费不透明,医患沟通的渠道不畅通,就医服务时间过短……这些都是当前非常突出的现实矛盾。当医疗机构总抱怨病人野蛮不讲理的时候,也应该反思一下,病人为什么不愿意听你的?很多时候,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双向的。

    作为医者,当你觉得病人不懂、不了解你,可能也意味着你也不懂、不了解病人。甚至医院难道完全没有野蛮和不讲理的那一面?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发达国家,总要留给病人和医生足够多的沟通时间,甚至还有很长的排队时间,等候和沟通的过程可能就是一个冷静和反思的过程,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很多医院缺少的内容。(吴帅)

    三言两语

    ●“医闹”的确令人头疼,但诸如20张病床配一保安、医护人员军训配钢盔之类的“军备竞赛”,并不让人赞同。医患关系宜疏不宜堵,世界主流都是和平了,医患之间怎能搞对抗?不从根上治,拉铁丝网、建炮楼、抄红缨枪、养大狼狗也无用啊!

    ——中国新闻网

    ●难道那些不足20床的医院就任由医闹胡来吗?

    ——周莫

    ●看到这个消息,诸位医护同仁心中作何感想?

    ——李菲菲

    ●羊毛出在羊身上,病患买单无悬念。

    ——赵甜

    ●用不了那么多保安,每个医闹,每次伤害医护的事,都不是突发情况,完全有时间准备,还有,医护在医院能受到保护,回家呢?医闹暗地里尾随怎么办?

    ——郑倩

    ●这是进步。想当年病人绝对服从医生,哪像现在,病人可以从各个角度跟医生较劲儿,从医疗、费用、环境等等,医生恨不得自己长个三头六臂来应付病人。

    ——古晓萧

    ●解决了就业问题,不错!就是感觉有点怪,医患关系已经无可救药了吗?

    ——景山婷

    ●医者,义也。前几天,我抱小外孙到市医院看病,尽管我们赔上笑脸,所遇医生皆冷若冰霜,让人心寒彻骨。所以,治本之策在于改革,使医患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

    ——李泉

    ●严惩医闹才行。

    —— 莫真烟

    ●下力量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李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