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自信
杜浩
//www.workercn.cn2017-10-2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时代文化使命,立即引发文化界、文艺界人士的热议,显然,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文化精品、攀登文艺高峰,都离不开文化自信。

  这些年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成果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曾经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近日,年已83岁的老作家王蒙推出新作《王蒙谈文化自信》。王蒙从近10年来在媒体、高校、干部培训与公共文化机构所发表的主题文章、演讲及采访中,精选了20篇文稿,分“综论”“历史的经验与责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四部分,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在这部书的出版座谈会上,王蒙谈到对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学习心得时说,“我确实是有点着急,我们国家从未像现在这样谈文化这么多、这么广泛、这么重要,自命为文化人或被认为是文化人的我们应该有所回应——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做到文化自信?为什么不能不自信?我就是希望能够起到扶正、补缺、去邪的作用”,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王蒙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自信的价值与意义,“就是希望能够起到扶正、补缺、去邪的作用”。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具有的这些作用,使我们对“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有博大深厚的文化资源,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依据和基础,我们的民族骄傲与文化自信来自历史深处。

  这些年兴起并且持久不衰的“国学”文化热,传承民族经典、提升国民人文素养的古诗词文化热,为垒起现代文明新高度兴起并已成为时尚文化新风的家风家训文化,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反腐倡廉的经验和营养,以及早已走出国门的汉语文化、孔子学院等等,不仅证明了我们民族深远的历史渊源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更让我们懂得了文化自信的价值、意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具有“扶正、补缺、去邪的作用”。

  “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来越被看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重视和挖掘我们深远的历史传统渊源、博大深厚的文化资源,保持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觉,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什么是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觉?就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中,必须要有一种坚持,对我们自己本土理念的一种文化坚持。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信自觉,就会增强历史文化的觉悟和智慧,更加深沉地热爱和守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的自觉,就不会失去精神的家园、文化的根,就会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今天,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上,越发成为一个关键元素。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是以文化方式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最后都要归结到文化上,体现为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一个民族拥有文化自信,才决定了它思想的深厚、想象力的活泼、创意的奔放、自我超越精神的旺盛,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