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网红”邮筒,能让旅游业学什么?
夏振彬
//www.workercn.cn2016-04-26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位于上海的一个邮筒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平淡的“筒生”会因为一张合影而彻底改变——因为当红艺人鹿晗的一张照片,它成为新晋“网红”,粉丝们争相排队与其合影,风头甚至盖过了对面的东方明珠!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网红很快就有了特殊“待遇”——上海邮政为其设计了专属外观,并且发售明信片和纪念邮戳,统一售价,限量发行。根据报道,明信片太过抢手,线上3000枚瞬间售罄!

  对此,很多网友看不下去了。有的大呼“粉丝的世界我不懂”,有人则把矛头对准了邮政部门。其实,仔细想想,粉丝追星往往是一种情感寄托,在意偶像的衣食住行、追逐偶像同款也是正常心理,无可厚非。而邮政部门就更难得啦——在很多人眼里,它们早被打上了“夕阳产业”的标签,素来以古板闻名,而上海邮政以百岁高龄还能放下身段,卖萌耍宝,跟90后、00后们打闹在一起,可谓紧跟潮流,相当与时俱进。

  所以,从网红邮筒成为新景点到专属明信片卖脱销,这个新时代的新奇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各行各业不妨“揽镜自照”——名人效应、粉丝经济对于传统工艺、服饰、饮食、时尚等产业影响甚大,对于借重营销的旅游业而言更是值得思考。

  首先,创新供给要有新思维。时代变了,市场趋于细分、消费不断升级,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旅游行业也是如此,当前,公众不断追求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但旅游线路单一、文创产品缺乏等问题已成为景区通病,引来无数吐槽。因此,旅游业也必须换一种“玩法”,尤其要升级观念、转变思维、主动创新。在邮筒案例中,邮政部门没有因循守旧,而是以需求为导向,把握粉丝群体的消费心理和审美趣味,并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在业务种类进行开拓,从而延长产业链条,也赢得了口碑积累。

  其次,巧妙借力也是一种能力。对旅游业来说,加强宣传、完善“包装”是永恒的话题,借力推广也早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如何蹭人气,这可是门技术活。一方面要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紧跟潮流,嗅觉敏锐,及时抓住社会热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姿态”,通过亲民、贴地气等将借力效果最大化。可以说,网红明信片之所以成为“爆款”,也与邮政部门把握热点、抓住生日时机、亲民姿态等密切相关。

  当然,网红邮筒的操作“段位”其实并不算高。你看韩国,《太阳的后裔》一火,韩国旅游部门立即邀请宋仲基出任旅游宣传大使,这反应可谓神速;而借力人气偶像制作宣传广告让世界了解韩国,反响也相当热烈;再看韩剧爆款“捆绑”海岛旅游、造星产业拉动粉丝消费等等——从旅游路线、旅游服务到产品开发,蹭明星名气、借力粉丝经济真的大有作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