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侯玉婧:遍地马拉松该降降温了
//www.workercn.cn2015-12-09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上,再发选手猝死事件。这也是今年国内马拉松比赛发生的第四例猝死悲剧。

  时下,健身锻炼、微信“晒步”渐成时尚,马拉松也成为人们户外运动项目中的热词。“全民开跑”是好现象,也是助推社会健康风气的好事,但马拉松毕竟是一项专业运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极限挑战。重在参与的心态固然不错,但极限却并非人人可及,断不可任性而为。对个人来说,若是仅仗着身体好而忽视必要的准备工作、运动常识和有效训练,无疑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开玩笑。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理性认识,应当成为享受运动激情的前提。

  猝死悲剧频发的背后,更有赛事保障不足的短板。统计显示,2010年至今短短五年间,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扩张了近10倍,良莠不齐的尴尬日益显现。不少地方借跑造势、一哄而上,各种商业资本也纷纷抢一杯羹,赛道沿途常常变成广告的狂欢。体育活动当然可以与商业握手,但不少主办方却往往只会算经济账。在急于“上马”却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明里暗里选择压缩赛事保障来“拆东墙补西墙”,为种种事故埋下了隐患。把马拉松赛事纯粹当作商业活动来运作炒作,显然本末倒置,南辕北辙。

  专业的活动组织、妥善的赛事保障,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社会专业力量的加入。经验证明,赛前细致缜密的预案、跨部门应急配合演练;强大的现场急救,有效的赛道监控和快速响应,现场急救和院前急救的无缝对接,可以大大提升猝发事件的救活率。经过专项训练的急救志愿者、公益医疗团体,也应被纳入到体育赛事中来。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体育产业的勃兴,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将“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运动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安全观念、赛事保障必不可少, 因为人和生命,才是体育运动永远的主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