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懒女孩”的成功绝非因为“懒”
周云
//www.workercn.cn2016-02-05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更多

  新年伊始,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的宋系风同学收到了一份惊喜——来自世界顶级学府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WadhamCollege)的预录取通知书,这位“95后”女孩子将于2016年10月开启牛津大学本硕连读的学习之旅。宋系风认为自己是个“懒女孩”,时不时忘交作业、早自习睡觉、看书看不进去就不看……

  在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刷题是一个学霸不可缺少的功课。而“懒女孩”之“懒”,恰恰就在于她不愿意刷题,“刷题对我来说就是提高速度,但如果速度已经饱和,再刷题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不刷题就可以考进牛津,这对于厌倦国内目前基础教育模式的家长和学生来说,又多了一个厌倦的理由,多了一个批判的利器。是不是懒一点儿、轻松一点儿,也可以成为学霸,也可以被世界顶级名校录取?

  然而且慢。看一下这个女孩子就读的中学——复旦附中,根据常识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在智力上没有高的天赋,如果没有升学前的大量刷题,基本上没有可能进得了这所学校。也就是说,“懒女孩”敢于“偷懒”的资本,是建立在之前大量刷题的基础之上的。

  此外,“懒女孩”其实根本上也没有“偷懒”,据媒体的描述,宋系风在高中阶段,周一到周五在浦东复旦附中全日制正常学习,周末、假期在培诺教育上海中心学习A-level,一个人在两套不同的教育体系间来回穿梭,如果不够勤奋,如此“两条腿走路”,是很难走下来的。她自己也认为:“我觉得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点强迫症,我会觉得我今天要看完这本书的这些部分,那么就一定要看完,这样就能把原定的计划完成。”这不是学霸精神,又是什么?

  因此,如果把“懒女孩”的成功归结于“懒”,那就真的被误导了。相反,她的成功是以勤奋为基础的,就跟千千万万个靠勤奋刷题考入名校的孩子一样。自始至终,引导和鼓励勤奋学习,是我们教育体制的优点。我们要看到我们教育体制的问题,要向国外学习,但一定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的优点丢掉了。

  其实“懒女孩”最与众不同的,也是最值得借鉴的地方,不是“懒”,而是勇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并且坚持去做。当她觉得自己应该去国外留学,就选择了A-level课程,并且不顾家长反对,坚持下来。这对于一个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女孩子来讲,是需要勇气和见识的。当然也要看到,也有很多孩子有勇气、有见识也有水平,但没有条件走出这一步。

  如果国内的高中教育体制以及高考招生制度能够灵活一点,审慎地进行一些相应的变通,是不是更有利于宋系风这类孩子的发展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