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和静钧:论文考评“一刀切” 也是一种懒政
//www.workercn.cn2016-01-06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一刀切”式的评价管理,对于管理者而言,是最省事、最省心的懒政管理模式

  据媒体报道,论文数量和项目经费,是目前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评价科研人员的指挥棒,其中论文的压力尤其大。如果不去迎合,对职称评定、收入会有严重影响。

  论文考评是现代学术水平评价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考核机制,是从少量科技创新精英的个人作坊式研究,向社会化大规模科研活动转化后的产物。因为一对一的同行评价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规模的科研活动,旧有的同行评价机制所产生的制度成本与机会成本已经无法控制。也就是说,论文考评或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能力评价体系,既是现代化的产物,也是现代化的进程。它具有高效益及公正性,乃至于当下全球的科研人员都尊重并严肃面对论文考评这一硬指标。

  但论文考评的重要性,并没有给论文考评“一刀切”以任何合理借口。论文考评与论文考评工作“一刀切”,从来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与范畴。

  论文考评的合理依据在于,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交流展示”,是确定智慧产权“优先权”的凭证,所以论文首先得符合创新性、可应用开发性等要求。只要达到“交流展示”、“优先权”、“创新性”等要求,论文在什么期刊或场合发表并不重要。论文的生命力还在于,它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结合在一起,成为极具质量的文化成果。论文考评的合理性,建立在创新而非翻新、质量而非数量、发表而非发表刊物上。

  而论文考评“一刀切”则完全在另外的范畴上寻找合理性,背离了现代论文考评的科学精神。论文考评“一刀切”,不问创新还是翻新甚至重复,也不关心论文本身的质量而是单纯追求数量,不问学科差异,不问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还是开发实践,一个模子要求“一年发表某某级别以上的多少篇论文”,把科学化的论文考评,简单化、机械化、教条化成了“一刀切”管理。

  “一刀切”式的评价管理,对于管理者而言,是最省事、最省心的懒政管理模式。如同一个复杂的键盘,已经简化到只有一个键,任何局外的、外行的、跨行的、甚至无任何科研背景的人,都可以通过按这唯一的键,来管理数量庞大与个体多样化复杂的科研成果与科研人员。

  于是,一些善于迎合“一刀切”制度与钻营制度缺陷的三流科研人员,不仅在大规模的竞争性科研活动中受不到任何“退出”规律的引导,反而在扭曲的奖励与激励制度下晋级升薪。而那些真正有重大创新潜力的科研人员,面对“一刀切”考核,要么迎合屈就,要么被“劣币”所驱逐,造成人才流失。这般急功近利,论文造假与学术不端岂能不泛滥成灾!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