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唐 伟:避免科研泡沫化评估机制需大改
//www.workercn.cn2015-11-27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11月26日,自然出版集团发布了《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白皮书分析,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估系统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都严重依赖SCI论文发表数量等单一的评估标准,不太重视科研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白皮书还称,中国缺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机制,这也阻碍了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的实现。(11月26日《解放日报》)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3万项科技成果问世,有7万项专利成果诞生,然而其转化率只有10%,与美国的80%相去甚远。虽然有专家指出,受参照指标差异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难以统计,现有的统计也并不科学,很多数据缺乏必要的支撑依据,属于一种“伪数据”。但必须承认的是,受评估标准单一化的限制,国内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确实处于低水平,而科研成果的泡沫化也值得正视。

  虽然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属于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这个问题并非没有解决办法。相比国外,国内科研成果虽多,整体上却是多而不精,大而不强,无效的论文数量太多,引用率排在百名开外,与第二科研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同时,在很多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依然未能得到破解,比如发动机技术、网络信息化等,核心技术依然被国外垄断。究其原因,就在于时下的考核指标体系重研究轻应用,重论文轻实践,研发与运用脱节,科研成果自身的可利用率低,难以实现产业化运作、市场化兑现。

  若是只有研究的投入与论文性产出,没有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终端成果,那么科研成果就难以名副其实,不具有真正的可利用性,也就无以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众所周知,中国是论文大国,但很大一部分论文属于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的务虚性论文,还有一些是为了争抢科研经费的虚假性论文。再加上较为普遍的学术不端等行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以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存在极大的水分。

  在现有的体制下,政府负责科研投入,科研机构或者高校负责研发,而企业却无法将其使用,投入、研发和使用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所生产的,往往是一堆中看不中用的论文。虽然基础领域的研究成果,未必能尽快被使用推广,并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这种以论文作为评价标准、不太注重其成果产业化的科研评估机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选择行政化为导向还是学术为导向,决定着科研的发展方向和最终走向。科技转化率低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很多科研成果并非真正的成果,而只是一种论文性的伪成果,经不起市场和实践的验证。破题之道,就在于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根本变革。不再以论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更注重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本身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将其是否具有产业利用和市场转化的价值,作为重要的评定指标。如此,才能防止大量非可利用性成果钻空子,并造成科研经费的绝对浪费。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好科研项目的三道关口。一是立项审查关。对于一个科研项目是否具有立项的价值,应当有更完善和全面的评价指标,尤其要注重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估;二是严格对科研成果进行审查与管理,避免大量非成果项目的放行。对于已提交审查的科研成果,应采取市场化的评价,看是否有潜在的客户和使用空间,是否具有创新驱动的价值。若难以达到使用和推广的标准,那么就应将其排除在外。三是要倡导与企业合作,用需求去引导和规范供给,让科研项目的设立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总之,只有实现研发与使用并举,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按照市场的逻辑联系起来,科研才能避免自话自说,其成果才能更接地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