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我们眼中的2015年十大国际新闻
//www.workercn.cn2015-12-28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外交“好戏连台”

  2015年,中国外交新理念、新实践不断“冲击”旧思维,“中国贡献”和“中国智慧”已成为国际舆论“常用词”。10月,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超级国事访问,开启中英交往新里程碑。紧接着,荷兰国王、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相继访华;11月,中国主办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对此,国际舆论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认为2015年中国全方位外交可圈可点,在周边和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一系列援助基金的建立。国际社会同样关注中国新提出的“外交理念”,如“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以及三个“永不”(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势力范围),认为这是中国外交的传承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软实力”。

  东盟共同体成立

  11月22日,东盟十国首脑在吉隆坡宣告东盟共同体于今年年底成立,这是亚洲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也是东盟1967年成立以来的发展里程碑,将有力地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东盟共同体以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支柱为基础建立。这一区域人口逾6.3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7位。不过,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东盟共同体要成为一个具有共同财政金融政策、实现贸易自由化、具有统一的法令和规定等的区域化组织,还是很遥远的事。

  中美关注两国关系新局面

  2015年,美国对华“两面下注”。10月,习近平访美,增加了两国领导人对彼此战略诉求的了解,以及对管控分歧必要性的认识。中国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也有相应的“互让”和“给力”,希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逐步建立起来。一年来,中美关系在经济、军事、人文等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但美国念念不忘所谓中国将挑战其霸权地位,在增加“正面下注”的同时,今年的“负面下注”明显增加,在南海等问题上不断对中国放狠话、搅局,并伴有挑衅行为。美国误读世界,也误读中国,误以为中国释放善意和顾全大局是“有求于它”,甚至认为是“怕它”。殊不知中国在争取两国关系稳定和“最好”的同时,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也有应对可能“最坏”的必要准备。

  人民币地位提升

  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不仅是对中国国际影响和人民币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反映,具有“里程碑”性质。至此,“货币篮子”就开始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金砖国家要求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金融体系,显然迈出了一大步。IMF将“篮子货币”权重调整为:美元占41.73%,欧元占30.93%,人民币占10.92%,日元占8.33%,英镑占8.09%。但美元所占比重“丝毫未动”。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12月16日,美联储依据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变化,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其近十年来首次加息。对此,国际市场早有预期。由于美国仍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龙头老大”,它在这方面的一举一动,势必产生“溢出效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密切关注上述风险。某些“经济体质脆弱的国家”可能受加息冲击较大,但欧日等央行依然保持充裕的流动性、日趋増多的国家加入货币宽松的阵营、较多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负债状况良好,预计一般均可抑制住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资本逐利性决定资本流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磨炼,资本将重返新兴市场,过高估计美联储升息造成的冲击波似乎不太符合事实。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