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公厕难题是“城市病”的现实映照
文澜
//www.workercn.cn2016-11-22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今年的“世界厕所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上表示,我国城市公厕建设要做到新城新区不欠账、老城老区尽快补上,同时调整男女厕位比例。

  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公厕都是人们“遇见”城市的一种最接地气儿的方式。如果公厕环境脏乱、恶臭熏天,不仅反映出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欠佳,更是对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打脸”;而如果公厕规划设置不合理,让有急需的人们变成“热锅上的蚂蚁”,甚至被逼无奈成了破坏环境的“凶手”,也是城市发展的失职缺位。

  公厕规划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把某些标兵厕所修得如何豪华高端,更重要的标准应当是公厕位置设置的便捷性和数量的充足。正如住建部副部长在上述年会上提到的——严禁随意拆除城市公厕,确因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原因需要拆除的,要遵循“拆一补一、就近建设”的原则严格审批,不能减少现有公厕数量和建筑面积。同时,还要加大选址力度,增加固定或移动公厕数量,鼓励社会单位开放厕所,逐步补上欠账。

  大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少网络段子调侃道,一线城市买一间厕所的钱,都够在四线城市买一套大三居了。而某些占据黄金地理位置的公厕,更成了利益相关者眼中的“香饽饽”。管窥见豹,公厕难题正是“城市病”的现实映照。不断激增的城市人口、不断扩容的城市边界,与有限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如果始终找不到良好的解决方案,只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越来越不舒服。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而城镇化的核心应当是以人为本。补上公厕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短板,还老账不欠新账,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应当解决的发展难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