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 鹏:车流少,何以首先想到的是“封路”?
//www.workercn.cn2014-01-30来源: 扬子晚报
分享到:更多

    在开通之初爆出向相关部门提出提价申请的广深沿江高速,号称是“第二条广深高速”。然而,今年春运,广深高速公路返乡车流汹涌,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负责人却称车流甚少,亏损严重。“如果还这样下去,我们打算年初八封闭广深沿江高速公路!”(1月29日《羊城晚报》)

    投入巨额资金,历经数年建设而成的高速公路,显然是不能说封路就封路的。至少,是否封路,是否提高收费价格,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办事。但是广深沿江高速的经营者,在车流少的现实面前,却首先想到了一个最不该想到的办法,即封路,这着实让人遗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中国公路总数量并未过剩。即便是具体到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上来讲,广深沿江高速的存在就并不多余。如果将这“第二条广深高速”封闭,不仅会造成巨大资源浪费,也会导致两座城市市民交通的不便。

    当然,车流少,导致高速路入不敷出这个问题也不能无视。但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地方,当是为什么车流少。比如是不是收费站收费太高,比如媒体总结的“未与城区主高(快)速路网实现连接”、“市区内缺乏清晰的指示标牌,无法有效引导车辆进出沿江高速”等问题,是否果真存在?换言之,是否可以先通过加强与主城道路连接、合理科学设置指示牌等办法,让车流多起来?为什么根本上的反思和改进还没有展开,就先想到了“自杀式”的封路“死招”?

    按道理说,两座城市之间,多了一条高速公路,市民交通出行无疑将更加方便、快捷,而因为有了竞争,收费站的收费标准也会有所降低。然而,事实上,高速公路是多了一条,结果带来的却是“提高收费申请”,是封路。这样的结果背后,显然隐藏着“建设公路为赚钱而非公益和满足人们出行需要”的这个根本目的的走偏和错乱。在相关建设者看来,好不容易取得了建设权,又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建成却不能有所回报,其自然就会先想到弃之,是封路,而非首先考虑市民需求。

    因为车流少,相关经营者首先想到的是封路,这现实地折射了相关公路建设者的短视,折射出我国公路建设与运营体制的弊病。还原公路公益性,做好合理与科学的规划与建设,显然已经刻不容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