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朱珉迕:不要低估“欺诈忧虑”杀伤力
//www.workercn.cn2015-12-03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媒体报道,知名商业调查公司克罗尔(Kroll)近日发布的年度调查中显示,约73%的全球企业驻中国内地公司高管表示受到了欺诈的影响,较去年增加6%。这项年度调查在全球范围内采访了768名企业高管后发现,11种欺诈类型中,内地有9种高居榜首;比之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高管,内地高管更为担心欺诈的风险。

  有趣的是,就在两年前,同样由克罗尔发布的年度调查却显示,内地高管遇到的欺诈案例少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管。据当时公布的数据,67%的内地受访企业表示曾遭遇欺诈,美国和欧洲企业的该比例分别为66%和73%。但“少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不算常态——2010年有98%的中国内地企业称当年至少遭遇过一次欺诈案例,超过了2009年位居榜首的巴西;次年同样的调查则显示,有84%的中国企业在过去的12个月内遭遇欺诈;2012年,该比例则降至65%。

  忽高忽低的数字中,并不能找出太多规律。事实上,由于采样的局限性,这项调查未必能百分百地还原中国企业遭遇欺诈情况的原貌,其准确性和科学性亦尚待评估。但这并不妨碍其引发公众的关注和兴趣。透过数字,存在于企业高管中的“防欺诈忧虑”,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尤其值得反观的问题。

  克罗尔的这番调查显示,87%的内地高管表示容易受到实物资产或股份被盗的影响,比全球62%的平均水平高得多;81%的内地高管担心公司信息被窃,而全球平均水平为51%;约81%的内地高管还担心公司面临腐败和贿赂风险,而全球的平均水平为40%。而在供货商欺骗、知识产权、监管法规等方面,内地高管的“担忧指数”也都超过60%,全球水平则不超过50%。

  显然,这些被人担忧的方面,恰恰都是构成营商环境的关键元素;对欺诈的担忧,也正是对营商环境的忧虑。

  也是几天前,世界银行刚刚发布《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其中显示,中国内地在189个经济体中位列第84位。与克罗尔的调查一样,世行的报告未必百分百地尽善尽美,却依然足够发人深省。在营商环境方面位居世界中游的定位,多少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实力不甚相称。而当前期的高速增长趋势减弱,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对内转型升级、对外扩大开放的双重考验时,提升营商环境也就成为提升经济实力的关键法门。

  营商环境的养成,当然并非一日之功;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亦有种种复杂的历史性因素。某种程度上,个别方面的缺陷和漏洞,甚至还为前期快速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但无论是站在内部转型升级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全球合作竞争的格局下,只有一个拥有充分法治保障、遵守世界通行规则、严格保护正当权益、注重诚信体系建设的营商环境,才可能保证长期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让任何一方拥有疑虑的生意,一定不是一桩好生意。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运行,大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适用于这个道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新的发展理念,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将视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中转移出来,转向更为全面、协调、开放的环境构建,用制度和体系的力量来“呵护”经济的健康向前。这方面可施以的办法有很多,不久前上海刚刚发布了“诚信体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即传递出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完善营商环境的明确信号。这当然是可喜的现象,而无论是世行的排名还是克罗尔的调查,有些尴尬的数字背后,其实都对“环境”的改善寄予着厚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