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谭浩俊:不必过度将经济增长与就业捆绑
//www.workercn.cn2014-04-1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统计局16日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同比增长7.4%。虽好于市场预期的7.3%,但也不及政府目标的7.5%,并创20个季度以来的新低。有人担心,这样的增速会不会影响就业,继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7.4%是足以支撑就业的。就象经济学家张维迎日前在博鳌论坛上所言,在中国,GDP增长在一定范围内,已经与就业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了。

    目前在就业问题上,已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农民工、快递员、保姆等职业技术人才市场紧缺,供需矛盾也相当尖锐。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面临找不到人,或劳动成本快速攀升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知识人才”,却就业艰难。同时,东西部之间,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经济发展速度快,对化解就业矛盾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依靠经济增长速度来消化就业矛盾,即便经济增长率达到10%,就业矛盾也无法解决。因为,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传统的教育制度和就业思维,已经与现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仅靠经济增长速度的改变已经无法解决,也无法弥合传统教育制度和就业思维带来的就业“缺口”。要解决中国的就业矛盾,除了继续在经济发展方面发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外,还必须在教育制度、就业观念、地区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方面挖掘潜力,突破瓶颈。

    传统的学历教育已经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譬如,在很多具有“国民”学历的大学生眼里,只有“正规”的工作,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才是“正道”,才符合自己的身份。另外,工人阶层的薪酬待遇太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等群体的就业观念转变产生很大不利影响。这些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就普遍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最终形成有的岗位招不到人,有的岗位报考者拥堵的现象。如果将目前的三本以及部分二本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教育,重点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入手,将有效缓解就业难度。

    如何在制度上破题,也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矛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打破公务员队伍的终身制,统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在此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还要研究制定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待遇,以鼓励和吸引广大青年参加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主动去做蓝领。因为,蓝领也能够让他们获得尊严,成为精英和受社会尊重的人。

    如果这些方面的障碍逐步得以破除,不仅可以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而且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使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就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