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惠铭生:“养老保险亏空”并非无药可救
//www.workercn.cn2014-04-17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财政部15日公布了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按险种分别编制显示。若今年预算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预算,则在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将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当期“亏空”1563亿元。(4月16日新华社)

    综合最近两年的保险费收入与支出比,我们不难发现,当期“亏空”数额较大——2013年“亏空”959亿元,2014年则可能“亏空”1563亿元。保险费收入与支出比失衡,而养老金照发的背后,是被偏高的财政补贴掩盖了——2013年,财政补贴收入2669亿元;2014年,预算显示财政补贴收入3038亿元。

    对养老保险今后“亏空”的趋势,有专家预测,2011年至2100年的90年间,在“中成本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综合精算结余是-12%.面对如此巨大的“亏空”,现行模式恐怕难以持续——政府继续大规模补贴?但年年拿出一成多的财政资金用来补贴养老保险,这不合理,现实中也难以想象。把养老金替代降低12个百分点,或把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提高12个百分点?这在现实当中都不具备可操作性,无论退休者还是在职者,恐怕没人会愿意。

    一方面,保险费收入与支出比将越来越失衡;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退休的人越来越多,需要财政补贴的资金会越来越多,仅靠保险费收支平衡越来越有难度。难道日益凸显出的“养老保险亏空”现象真的无药可救了?

    如何实现收支平衡?近来引发社会热议的办法是延长退休年龄,这无疑是一个途径,但阻力重重,前景并不看好。除此之外,还其他的良策可供选择。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养老的财政补贴,这也符合国际惯例。按专家计算,我国补齐养老保险“亏空”,每年需要支出一成多的财政资金。其次,用央企“红利”弥补养老资金亏空,使央企的经营绩效直接与全民福祉挂钩,这是社会共识。央企“红利”应该流入到医疗、养老等领域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泽惠于民,而不应简单进入政府财政“大账”。第三,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不需提高缴费率,而应提高缴费基数。众所周知,当下很多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基数是所谓的“档案工资”,而非实发工资,而二者的区别却是巨大的。第四,应积极推动公务员上缴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改革。时下,公务员个人不缴纳养老金,但退休金拿得不少,这不但不公平,而且变相地扩大了养老保险的“亏空”。

    可见,遏止养老保险“亏空”,并非无药可救,关键是要深化改革,敢啃硬骨头。尤其是政府部门要敢于舍弃自身利益,坚持“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而不是把公众的养老当成一种“包袱”来看待。如此,“养老钱”对政府与社会而言,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